房颤患者如何预防脑中风

大部分房颤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如法华林、阿司匹林等。最新的欧洲指南认为,90%左右的房颤患者需要抗凝,只有5-10%的患者不需要抗凝。而其目的就在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那么有人会问中风是脑血管疾病,怎么会与心脏有关?其实,很多中风患者的病因就在心脏上。心房颤动发生时,心脏的血流速度会减慢。而在左心房里有个结构叫做左心耳,在那里减慢的血流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者外周动脉栓塞。对于房颤患者而言,中风或外周动脉栓塞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什么是房颤:心律主要是指心跳的规整程度,正常的心律是窦性心律。整个心脏工作良好与否,除依赖于其收缩功能外,心率的快慢及规整尤为重要,引起节律紊乱的常见原因是房颤。很多疾病都会引起房颤!而房颤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存在,也可以合并其他疾病存在。其发病率非常高,危害比较大,主要有:一是本身对心功能会有影响;二是由于心跳不整齐,引起病人不适,影响病人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三是会引起心腔内血栓形成,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引起脑卒中、脑梗塞。房颤应该怎样治疗?首选把房颤变成正常的心跳,维持窦性心律,可以通过药物,但目前药物效果只有30%~40%,目前进展较多的是消融术,无论是冷冻消融还是导管消融,对于阵发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可达到70%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大部分高龄患者,是不适合使用射频消融手术的,如果该类病患确认已是永久性房颤患者,就要重点预防血栓。预防血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抗凝,但是常见药物控制存在一定局限,比如法华林受食物等外部因素影响大,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对消化系统有刺激性;虽然现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无需监测凝血功能,但是价格较贵。此外,最新的还有非药物的器械治疗方法,如把血栓最常见的部位(左心耳)封堵起来,让左心耳血栓不要掉出来,引起栓塞发生。这些器械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方法。最近上海气温波动较大,温差明显,心血管负担陡然加重。而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危人群。气温与压力变化、饮酒等都容易诱发房颤。天气变化之际,更要特别注意房颤的发生。参考自:NICU护理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zzbx/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