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医院首例脾功能亢进介入栓塞治疗患者蔡某体温正常,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各项指标正常,血小板上升到*/升,达到标准,康复顺利,准备出院。这是医院放射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又一成功应用。
蔡某有肝硬化病史11年,半年来屡会感觉腹胀乏力,最近半个月症状加重,临床诊断肝硬化,肝功能不全,脾肿大。CT检查提示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伴多发侧支循环形成。
主治医师陈必成介绍,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主要参与人体免疫反应和吞噬血细胞。脾功能亢进,大量血细胞被吞噬,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早期以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为主,重度脾亢时会出现血三系明显减少。血细胞减少会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病人刚入院时,血小板只有34*/升。
脾功能亢进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脾切除术,但是脾亢患者通常已存在血小板减少,因此术中止血难度大、风险较高、并发症较多。同时脾脏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够产生抗体和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脾切除回明显削弱患者免疫功能。
针对病人情况,陈必成会同放射科医师朱培杨对患者进行会诊,决定为患者开展脾栓塞术,10月13日,放射介入团队为病人行脾栓塞术,手术历时1小时,栓塞顺利。
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方法是部分性脾栓塞术,手术时在大腿上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切口,将栓塞材料通过血管送到脾动脉内,以堵塞部分脾动脉分支,使部分脾脏组织缺血、坏死,因此可以在保留部分脾脏功能的基础上治疗脾功能亢进,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是外科脾切除的首选替代治疗。该方法的优势在于:
1.创伤小,副反应少;
2.费用相对较低,治疗周期短;
3.患者恢复快,保留部分脾脏功能。
医院在浙大一院帮扶下,开展了放射介入、超声介入、复杂内镜等治疗,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