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介绍,“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我们用碳酸氢钠(小苏打)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相当于不仅不给肿瘤‘吃饭’,还让它去健身房快速消耗,迅速‘饿死’。”
导读这么做是在天天“喂”癌细胞:1、酷爱吃甜食——胰腺癌;2、吃肉不吃菜——肠癌;3、爱吃腌菜腌肉——胃癌;4、吃了变质食物——肝癌;5、喜欢烧烤食物——食道癌;6、重口味饮食——胃癌;7、吃得太油太腻——乳腺癌。
来源:健康时报
最近,一则《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见下文“延伸阅读”)新闻火遍了朋友圈,可以说是对治疗癌症的一种新突破。
该项目专家、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介绍,“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我们用碳酸氢钠(小苏打)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相当于不仅不给肿瘤‘吃饭’,还让它去健身房快速消耗,迅速‘饿死’。”
虽然这项研究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却证实了“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习惯不是在“饿死癌细胞”,而是在“喂养癌细胞”,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1这么做是在天天“喂”癌细胞!
1、酷爱吃甜食——胰腺癌
爱吃甜食是在“滋养癌细胞”?没错,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摄入过多的糖会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胰腺癌。糖摄入过多会引起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细胞功能受损,成为诱发胰腺癌的潜在因素。而此前,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最好不超过25克。
2、吃肉不吃菜——肠癌
老人们常说,“穷伤胃,富伤肠”,这一点都没错!研究大肠癌40多年的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介绍,很多人吃饭偏爱肉类,不爱吃素菜,这是导致现在人们肠癌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偏爱肉类就会导致蛋白、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肠胃的蠕动速度降低,食物分解慢,滞留肠道时间长,从而导致排便困难,毒素在体内积累,久而久之就引起了肠癌。建议大家吃果蔬和肉类的比例控制在5:1,并保持每天一次排便。
3、爱吃腌菜腌肉——胃癌
很多人爱吃腌制品,如腌酸菜、腌肉等,这也是在“喂养癌细胞”!例如在东北等北方地区的人爱吃腌酸菜,辽宁省的庄河县人爱吃腌制的咸猪肉,福建省的长乐县人爱吃腌鱼干,山东省的临朐县人爱吃腌咸菜,这些地方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胃癌高发!因为腌制的食物中会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它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是引发胃癌的元凶。所以建议大家少吃这些腌制类食物。
4、吃了变质食物——肝癌
很多人发现食物坏了一点,觉得没事舍不得扔,就凑合吃掉,但这会导致一个非常高发的癌症——肝癌!据《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全世界超半数肝癌病人在中国,这主要和过量饮酒和吃了变质食物有关。大多数变质食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超级强的致癌物,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经常摄入很容易导致肝癌!因此建议大家如果发现食物已经变质发霉千万不能再吃。
5、喜欢烧烤食物——食道癌
夏天时很多人喜欢吃烤串、熏肉、熏鱼等烟熏食物,但烟熏食物在烤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比如强致癌物苯并芘,容易导致食道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6、重口味饮食——胃癌
很多喜欢重口味饮食,如辣的食物和咸的食物。日本是个胃癌高发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吃得太咸。无辣不欢,或者吃得太咸都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损伤,日久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提出建议,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而我们国人的平均盐摄入量近10克,甚至更高。
7、吃得太油太腻——乳腺癌
平时吃得太油太腻就会导致胆固醇摄入过多,过多的胆固醇也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比如乳腺癌除了和熬夜、压力大等生活习惯有关外,也和胆固醇有一定关系。最新研究发现,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在人体内形成胆固醇,而胆固醇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长期大量摄取动物脂肪,会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而雌激素具有诱发乳腺癌的作用。
2这么吃真能防癌!
1、吃得“少”一些
一些癌症和疾病的发生与暴饮暴食、吃得过多有关,长期饱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癌细胞容易繁殖和入侵,也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2、吃得“杂”一些
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是现代饮食的常见现象,膳食纤维的缺乏会导致便秘、痔疮甚至肠癌等疾病的发生。
3、吃得“素”一些
现代人的并不需要太多动物肉来补充身体营养,反而需要多吃素食。长期的高脂肪、高蛋白、高油脂饮食和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4、吃得“淡”一些
身体的很多疾病、癌症的发生也和高糖、高盐、高脂肪、辛辣饮食有关,如高血糖、高血压、动脉硬化、口腔癌、肠癌、食道癌、胃癌等。
5、吃得“新”一些
新不是指新奇的食物,而是指新鲜的食物。剩菜剩饭、腐败的蔬菜、久置的谷物等,这些食物一方面对胃肠道健康不利,另一方面久置的食物还容易发生霉变,产生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
6、吃得“深”一些
“深”指的是深色食物,防癌的胡萝卜素存在于深绿色、橙黄色等食物中;花青素存在于紫葡萄、黑米、桑葚等食物中。■
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来源:新华社
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lif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说,就是循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lif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说,就是循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lif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经过多年基础研究,胡汛发现葡萄糖是癌细胞必需“吃”的东西,照理看剥夺葡萄糖癌细胞就会死亡。但实际上葡萄糖供应不足时,肿瘤没有饿死还不断生长。
胡汛教授道出了其中奥秘:
肿瘤中有大量的乳酸,乳酸解离成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成为癌细胞的两位“帮手”,让其自身能够根据“食物”的多少决定“消耗”多少。
两位“帮手”协同作用,使得癌细胞在葡萄糖含量很少时,非常节约地利用葡萄糖;在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进入“休眠”状态;当有葡萄糖供应时即刻恢复生长状态。
因此,若想有效“饿死”癌细胞,不仅要剥夺葡萄糖,还需同时破坏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在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前提下,只要去除这两个因子中的任何一个,癌细胞就会快速死亡。
研究人员用碱如碳酸氢钠(小苏打)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
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肿瘤临床治疗,让更多患者受益是关键。
年起,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浙江大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胡汛团队一拍即合,投入到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新型疗法研究中,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简称“TILA-TACE”。
临床上,晁明给出解释:“常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cTACE)切断了肿瘤的‘食物通道’,然后我们再用碳酸氢钠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相当于不仅不给肿瘤‘吃饭’,还让它去健身房快速消耗,迅速‘饿死’。”
令人欣喜地是,他们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用cTACE治疗了37例病人,18例有效;用TILA-TACE治疗了40例病人,40例有效。
而且在这个临床研究中用TILA-TACE治疗的肝癌都是难治型肝癌。
而国际上综合报道,cTACE治疗的平均客观有效率位35%。35%到%,这样巨大的对比,不仅让国际同行在接受这篇文章时,非常慎重,就连两位教授也一直是带着怀疑在进行这项研究。
“目前初步统计,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已超过三年半;后续还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如果证实有效,对肝癌治疗来说,确实是一个飞跃。”两位专家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新华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