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但是到底什么是体质,人体分几种体质,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每个人可能倾向于某种体质,但是可以同时拥有几种体质的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早有明确的说法:健康长寿15%与遗传有关,10%与社会条件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环境因素有关,而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行为。人的身体就像弹簧,当拉力超出了弹性限度,就很难恢复原状。通过体制的调理,或许可以改善您的健康状况。
平和质
特征: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即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肌肉不健壮,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面色偏黄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调理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人参健脾丸等。
药物解释: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气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气虚质的人。此外,它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保健原则:起居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劳。尤其是夏天的中午,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是给身体充电的最佳方法。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应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沟通,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饮食上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薯类、豆类、鸡肉、大枣蜂蜜等。
阳虚质
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如畏寒怕冷、手足不温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而弱。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大便溏,小便清长。
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调理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药物解释:桂附地黄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代谢、糖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凡中医临床辨证为肾阳虚型的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尿潴留、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性浮肿、糖尿病等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养生原则:居住环境应空气流通,秋冬季节要避寒就温,尤其是后背、腹部和足底部位。春夏季节要注意培养阳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做到“无厌于日”,即多晒太阳,平时多食羊肉、牛肉、韭菜、生姜等温补阳气的食物。
阴虚质
即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如口燥咽干、手足心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体形瘦长,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脉象细弦或数。
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燥邪。
调理用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药物解释: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两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为主,主治肾阴虚。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六味地黄丸是味好药,但有些人群是不宜服用的。例如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保健原则:总原则养阴降火。饮食宜滋润,多吃清淡、甘润的食物,如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百合等。起居忌熬夜,运动勿太过。
痰湿质
即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如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粘苔腻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粘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调理用药:平胃散
药物解释: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剂。用于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方中苍术燥湿健脾为君药,厚朴除湿散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湿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展演变而来。
保健原则:化痰祛湿,饮食宜清淡,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如海带、冬瓜、白萝卜、扁豆、洋葱、薏苡仁、赤小豆、紫菜等。起居忌潮湿,运动宜渐进,因形体肥胖,身体沉重,易于困倦,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锻炼。
湿热质
即以湿热内蕴如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粘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脉象多见滑数。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证。
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中药调理:清胃散、龙胆泻肝丸。
中医传统名方龙胆泻肝汤含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等药。方中龙胆草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有清热燥湿、导热下行之效,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可使湿热从小便而解。生地、当归有滋阴养血之功。柴胡有疏肝解郁和引经之用。甘草调和诸药。(注:国家已将原有肾毒性的关木通已换为无毒性的川木通)
保健原则:清热利湿—忌食辛温滋腻,饮食宜清淡,清热祛湿类为主,可多食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苦瓜、冬瓜、鸭肉、鲫鱼、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起居避暑湿。运动宜增强。
瘀血质
即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如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瘦人居多,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眼眶暗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肌肤干,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凝血块、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或有出血倾向、吐血。
易患出血、徵瘕、中风、胸痹等病。不耐受风邪、寒邪。
调理用药:桂枝茯苓丸
药物解释: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名方。原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等5味药组成,方中桂枝温通经脉而行瘀滞;茯苓消痰利水,渗湿健脾,以助消症之力;丹皮既能散血行瘀,又能清退瘀久所化之热;桃仁味苦甘平,为化瘀消症之要药;芍药和血养血与诸祛瘀药合用,有活血养血之功;白蜜缓和诸药破泄之力。其可用于妇女经行不畅、闭经、痛经,以及难产、死胎不下等,因瘀血阻滞胞宫者。
保健原则:总原则:活血化瘀。起居勿安逸,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淤滞而致血行不畅。食宜行气活血,多食山楂、醋、金桔、玫瑰花、桃仁、黑豆、油菜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食物。
气郁质
即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神情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征:形体瘦者为多,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多伴善太息,或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惊悸怔忡,健忘,痰多,大便多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证。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调理用药:逍遥丸、加味逍遥丸
药物解释:逍遥丸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逍遥散方。方中用当归、芍药以养血柔肝;肝病最易传脾故用茯苓、白术、甘草、生姜以健脾和中;肝郁宜疏,所以更以柴胡疏肝解郁,配以薄荷协柴胡以调达肝木,疏郁散热之力,肝郁得和,则诸病自愈。诸药配伍,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为疏肝、养血、健脾之名方。逍遥丸适用因肝郁、血虚、脾弱所引起的胁痛、郁证、低热、乳癖、月经不调、内眼病等。为舒肝解郁、调补肝脾的常用方。对各科疾病出现肝郁气滞证者,都有较好结果。
保健原则:行气防郁。起居宜动不宜静,宜参加群体运动。不要总呆在家里,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和社交,放松身心,和畅气血,防止一个人独处时黯然神伤,心生凄凉。居住环境安静,保持有规律的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食宜宽胸理气:多吃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刀豆、蘑菇、萝卜、洋葱、柑橘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少吃收敛酸收的食物。
特禀质
表现为一种特异性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过敏反应,原发性免疫缺陷等。
体质特征:无特殊,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调理用药:消风散,适用于过敏体质者
药物解释:消风散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声明:以上用药均为参考,切忌自行随意服用!
医界书声觉得有用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