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成功开展我市首例下肢动脉血栓减容术,标志着我院介入血管科专业技术实现新突破,血管介入治疗综合能力与水平再上新高。
66岁的李大叔(化名)7天前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剧烈,行动十分不便,且右足麻木,皮温明显变凉,饱受折磨,医院就诊。经下肢血管彩超及动脉CTA检查,提示右侧股动脉分叉处及股浅动脉内见不规则形低密度灶,未见血流通过,长约21.5cm,且动脉内有多处钙化斑块形成,确诊为“右下肢动脉硬化并血栓形成”。
CTA:术前示右股浅动脉自起始段完全闭塞,远端血管通过侧支供血
动脉造影见右股浅动脉自起始段闭塞
下肢动脉血栓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会使血小板黏附、聚集,造成管腔狭窄,使得局部积蓄有效浓度的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而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出现肢体缺血,引起冷感、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溃疡坏疽等轻重不等的一系列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面临截肢风险。
导管进入右股浅动脉造影见其内充满血栓
机械取栓后造影见右股浅动脉硬化狭窄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介入血管科主任陶晓庆决定为患者行右下肢动脉血栓旋切血管腔内减容术及球囊扩张术。术中,在DSA引导下,陶主任顺利将导丝从动脉真腔通过病变段,然后将血栓旋切系统沿导丝送入病变段,对病变段进行反复旋切,快速开通血流,显露出最真实的血管面貌,最后应用球囊将斑块“压瘪”,动脉管腔直径恢复正常。手术非常成功,术中患者即刻感到右下肢发热,疼痛感逐渐消失。
●球囊扩张后造影见右股浅动脉通畅,血流速度好
外周血栓旋切系统行下肢动脉旋切治疗是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一种新兴介入治疗技术,只需将血栓旋切抽吸,即可达到开通闭塞血管的目的,也称减容手术。陶晓庆主任提醒广大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肢体坏疽,最终导致被迫截肢。而下肢动脉栓塞减容术创伤微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耐受性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症状效果立竿见影。
医院独立完成的一例高难度手术,也是威海市首次成功开展下肢长段动脉血栓减容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介入血管科精准手术治疗技术再跃上一个新台阶,将使这些病变血管“重获新生”,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