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是肠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广泛性腹痛,疼痛多呈剧烈性、持续性。其发病的特点为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符。本病具有不易诊断、死亡率高等特点。
一: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患者18例。
1.2 方法
SMAE患者手术18例,经股动脉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球囊扩张术2例;经股动脉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置管溶栓术者6例;单纯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术者5例;经股动脉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术者2例。
二: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2例患者术前术后造影对比提示腘动脉内新发生栓塞,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下肢再通,其余患者术前术后造影对比未见新发生的栓塞,足背动脉搏动于术前术后未见明显变化。18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腹膜刺激症,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其余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术后腹痛均得到缓解,且治疗过程中无肠坏死表现,均未行剖腹探查或肠切除手术治疗。
三:讨论
SMAE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剖腹探查,直视下行血栓清除术,并根据肠管活力的判断决定是否行肠管切除术及切除部位、范围,必要时给予血管重建。经股动脉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应用3F或4FFogaty双腔取栓管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其优势在于微创、清除血栓迅速、可减少术后溶栓剂用量及溶栓时间,有效避免肠管坏死。对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合并有动脉硬化、动脉管腔狭窄时,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可作为溶栓或取栓后残存狭窄的补充治疗。在介入治疗期间,特别是置管溶栓期间,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出现肠管坏死,一旦出现肠坏死征象,应行积极行剖腹探查术+切开取栓术+坏死肠管切除术。
原文摘录自heart《聚焦·SEC·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病变》
=================================
李晓强,教授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委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苏州大学学报》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杂志》通讯编委。近5年来李晓强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华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SCI收录文章11篇。以副主编参编著作一部;以编者身份参编著作3部。
如何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