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习ldquo脑静脉血栓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20.html
脑静脉血栓临床资料

男,16岁。感冒后头痛5天、意识不清1天、抽搐19小时,入院时无发热。体检:中度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双侧巴氏征(+)。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图2A

图2B

影像学报告描述

轴位CT平扫(图1A、B),双侧丘脑、基底核对称性密度减低,两侧丘纹静脉(弯箭)、大脑内静脉(箭)、直窦(无尾箭头)密度增高,两侧侧脑室轻度扩大。T1WI显示上述丘脑、基底核病变为低信号(未列出)。轴位FLAIR(图1C),双侧基底核、丘脑及左侧三角区周围白质高信号,侧脑室室管膜下轻度带状高信号。非增强MRV斜矢状位(图1D),下矢状窦、丘纹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直窦均未显影,右侧颞枕部浅静脉扩张(箭),左侧横窦、乙状窦细小考虑发育异常(无尾箭头)。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脑静脉血栓(深静脉与部分静脉窦)及静脉性脑梗死。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静脉性脑梗死(infarctioncausedbyvenousocclusion)是脑静脉血栓等引起回流受阻及动脉灌注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梗死,病因包括脱水、感染、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高凝状态等。临床上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抽搐、颅内压增高、昏迷等,仔细询问病史,常可发现基础疾病。

  影像学特点如下。①部位。深静脉血栓所致的脑梗死常较广泛,对称性累及深部脑组织如丘脑与基底核、中脑,皮质静脉血栓时则多为局限性皮质及皮质下区,呈卵圆形或类圆形,如图2A,轴位T1WI显示左颞枕叶静脉性脑梗死呈椭圆形低信号,外侧见皮质静脉呈高信号(箭)。图2B,轴位FLAIR,显示病变为高信号,以皮质下白质明显。②CT平扫,包括脑静脉异常与脑梗死。脑静脉密度增高,以深静脉易于显示,其高密度影与其邻近的低密度脑梗死形成鲜明对比,呈条状、索带状。脑梗死常为低密度,边缘清楚或模糊,特点是易合并出血,表现为低密度区内灶性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脑静脉无强化,或同时显示静脉窦内充盈缺损,亚急性期及以后脑梗死区可见斑片状、脑回状强化。CT静脉窦成像也可显示脑静脉与静脉窦异常。③MRI上脑静脉血栓表现为局部流空信号消失,T1WI呈等或高信号,MRV显示病变脑静脉或静脉窦不显影,以增强MRV判断的准确度高。④静脉性脑梗死呈类圆形或脑深部对称性大片长T1长T2信号,其中皮质静脉血栓所致的脑梗死常见出血所致的异常信号,急性期为T1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T2*WI与SWI显示更好,呈斑片状或结节状低信号,亚急性期为T1及T2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或斑片状强化。

鉴别诊断

  包括脑静脉假性异常与脑实质病变。①流入性增强所致假性脑静脉信号增高。可同时采用TOF与PC、增强MRV观察。②脑炎。感染症状及脑脊液炎性改变。③正常新生儿髓鞘化尚未完成,脑实质呈相对低密度,衬托脑静脉假性密度增高。④高血压脑病:主要需与皮质静脉血栓鉴别,前者脑静脉及静脉窦流空信号存在,急性血压增高。⑤脑挫裂伤:好发于额颞叶底部及外侧裂周围、脑干等部位,有外伤史及颅内其他外伤性病变。⑥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动脉狭窄或闭塞。

小结

  深静脉与脑皮质静脉血栓及其所致脑梗死具有典型的形态及好发部位,影像学上常见出血,结合病史,易于诊断。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fcs/20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