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呵护您的心脑健康
heart
老百姓都很喜欢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归因于“血稠”,认为如果“血稀”一点,自然血管就不容易堵了。
再加上在老百姓的理解中,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都可以“稀释血液”,混着吃的还真不在少数。
最近在临床上就碰到这样一对老夫妻:
1.药吃反的老夫妻
妻子房颤
却吃了阿司匹林
鲁心:“您已经确诊为房颤了,根据血栓风险评估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不然容易得中风。”
老妻:“哦,我一直吃着阿司匹林呢。”
鲁心:“阿司匹林起不到抗凝作用,您是房颤,需要吃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您了解过这些药吗?”
丈夫冠心病
却吃了华法林
这时她的老伴立刻说:“了解了解,我就一直吃着华法林呢。”
鲁心好奇问道:“您是为什么吃华法林呢,也有房颤吗?”
“不,我没有房颤,我有冠心病,吃上华法林可以让血稀一点。”
鲁心吓了一跳:“可是冠心病应该吃阿司匹林,而不是华法林啊。”
2.想防血栓,不能乱吃!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两者真的能互换吗?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两者的区别。
可以看出,前文故事中的老夫妻完全吃反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下(不想了解原理的读者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只要对照上表或咨询医生后确认自己没有吃错即可)。
血栓性疾病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者发病机制不同,治疗也并不相同:
冠心病-动脉血栓-阿司匹林
动脉血栓:动脉血栓主要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治疗上以抗血小板为主。
代表疾病: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小板的聚集,因此治疗上应予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原理:抗血小板是阻止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小剂量吃华法林,没用!
本文开头的那个故事还有后续。
面对患冠心病却错服了华法林的丈夫,老夫赶紧追问:“您平时怎么吃的,医院定期抽血查凝血指标吧?”
“还要抽血吗?不用,我吃的很少,每次就吃1/4片。”
听完鲁心不由无奈又庆幸。
华法林非常特殊,它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也就是每个人的有效剂量都不一样。所以,服用时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剂量。
尤其注意的是,如果量吃多了会引发出血,量吃少了起不到有效作用。
这位老人就算没有吃错药,这样小剂量的华法林复查凝血指标也可能完全看不到吃华法林的痕迹,也就是完全没有起作用,这样还不如不吃。
但也好在吃得少,所以虽然吃错了药、没有复查凝血指标,也没有出现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本文来源:哈特瑞姆心脏医生
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综合编辑发布:王琪
▼医院▼呵护您的心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