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eofendovascularembolisationforcurativetreatmentofintracranialnon-Galenicpialarteriovenousfistula
HengweiJin,XiangyuMeng,JialeQuan,YiLu,YouxiangLi
doi:10./svn--StrokeVascularNeurology(SVN)最新上线文章“Roleofendovascularembolisationforcurativetreatmentofintracranialnon-Galenicpialarteriovenousfistula”,由首都医科医院神经介入科金恒伟、孟祥雨(共同第一作者)执笔、李佑祥(通讯作者)团队等共同参与完成。
非Galen脑动静瘘(Non-GalenicPialArteriovenousFistula,NGPAVF)是软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特殊类型,动静脉直接沟通,之间没有毛细血管团,一般流量较高并伴有引流静脉的球样扩张。NGPAVF区别于Galen静脉畸形的特点为其瘘口可以在颅内任何部位,而不局限在Galen静脉及附近区域,可伴有或不伴有Galen静脉扩张。其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由于其发病率极低,约占脑血管畸形的1.6%~4.8%,文献报道多为散发病例,其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年1月~年12月首都医科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行介入栓塞治疗的NGPAVF患者,对其基线资料、血管构筑特征、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介入栓塞治疗NGP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影响治愈的因素。本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平均年龄7.5岁(3~45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出血4例、癫痫4例、头痛6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和无症状者4例,平均随访时间34.5个月(3~84个月)。本组20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多发NGPAVF,分别有两处相对独立的动静脉瘘,20例患者共接受22次介入栓塞治疗,其中9例患者单纯使用弹簧圈栓塞,9例患者同时使用弹簧圈和Onyx,2例患者单纯使用Onyx,1例患者单纯使用可解脱球囊。共13例(65%)患者首次栓塞术后即刻达到完全栓塞,1例患者通过分期治疗两处完全独立的动静脉瘘达到了完全栓塞,1例患者栓塞后即刻没有完全栓塞,但随访时病灶自愈。本组20例患者中,共15例(75%)患者最终达到了完全栓塞,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2例为出血性,3例为缺血性,1例为一过性头痛,1例为癫痫。随访显示本组患者预后较好,与术前相比,没有患者最终mRS评分是增加的,所有患者最后随访mRS≥2。本研究还初步探讨了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术后即刻完全栓塞和最终随访治愈两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即刻完全栓塞患者供血动脉直径明显小于未完全栓塞患者(4.35±0.74mmvs6.83±0.81mm,p=0.04);术后即刻完全栓塞患者平均静脉球直径明显小于未完全栓塞患者(3.49±0.44cmvs6.18±0.83cm,p=0.01)。Spearman回归分析显示静脉球直径和是否完全栓塞具有相关性(p=0.,r=0.)。最终随访治愈患者的平均供血动脉数量和静脉球直径明显小于未治愈患者(平均供血动脉数量1.47±0.12vs2.60±0.51,p=0.;静脉球直径3.62±0.38vs7.26±1.20cm)。Spearman回归分析显示供血动脉数量和静脉球直径与是否治愈具有相关性(p=0.,r=0.;p=0.,r=0.)。
血管内栓塞在NGPAVF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很高的治愈率,本组研究中没有患者最后随访mRS评分增加,总体治愈率为75%,结果提示血管内栓塞对NGPAVF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供血动脉数量越少,静脉球直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治愈。由于NGPAVF发病率极低,其治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介入材料和治疗理念的不断进步,其治愈率也会不断提高。SVN编辑部(中国)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