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小讲课
时间:-01-39:00~10:00
地点: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刘军,徐杰,魏社鹏,潘阵江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1.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有:
1)单纯弹簧圈拴塞
2)球囊辅助弹簧圈拴塞
3)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
4)双侧微导管辅助弹簧圈拴塞
2.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包括:
1)操作中动脉瘤破裂
2)拴塞
3)操作后动脉瘤破裂
困难选择(Selectiondifficulty)被定义为尝试超过3次,或选择进入动脉瘤的时间超过了20分钟。
3.术后复查
当患者稳定,则术后48小时内常规复查MRI,来检测有无微型栓子。
4.术前准备
4.1未破裂的动脉瘤
所有拟考虑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至少1周前开始给予双抗治疗(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75mg)。
4.2破裂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支架释放前经过胃管给予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mg,用来阻止拴塞性并发症。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立即化验活化凝血时间(aCT)。0单位肝素(heparin)静推,继而其余的0单位肝素/小时静脉点滴,保持aCT是基础值的2~3倍。
5.术中处理
5.1抗凝
抗凝治疗必须在未破裂动脉瘤的股动脉穿刺成功后,以及破裂动脉瘤放置入第1个弹簧圈后开始。操作结束后,双抗治疗需要持续6个月,之后改为阿司匹林单用。
5.2特殊拴塞技巧
当动脉瘤瘤颈较宽的时候(4mm或动脉瘤的高:宽2),可以采用球囊辅助拴塞。
在破裂动脉瘤患者使用球囊辅助时,需要在球囊充气膨胀前使用肝素。本文作者通常使用HyperForm球囊(ev3,Irvin,CA,USA),直径为4mm,长度为7mm的那种。
6.术中动脉瘤破裂
6.1确认
术中动脉瘤破裂:当弹簧圈、微导丝或微导管出现在动脉瘤的范围之外,或术后立即CT扫描上出现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动脉瘤之外出现了造影剂的漏出,即可确认出现了操作中的动脉瘤破裂。
6.2破裂的分类
根据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时机,我们做了如下3个分类:术中在推进微导管时破裂;在放置第1个或第2个弹簧圈时破裂;在放置第3个或更多个弹簧圈时破裂。
6.3紧急处理一旦发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则必须实施快速的弹簧圈填塞同时,注射硫酸鱼精蛋白来逆转肝素的作用。
同时我们要求麻醉师给以适度降低血压,静脉内使用甘露醇来降低颅内压。
如果正在使用球囊辅助操作,则快速充盈球囊使之跨过动脉瘤瘤颈,同时继续进行多个弹簧圈填塞,在持续充盈球囊的压迫下产生止血作用。
如果在弹簧圈拴塞之前实施了脑室外引流,我们则打开引流装置。
7.术中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
7.1确诊
在未减影的血管造影图像上能确诊栓子的存在,且所有的患者术后都要常规进行MRI-DWI检查。拴塞被定义为术中造影出现了栓子或新出现了神经损害且伴有术后MRI-DWI上异常的信号。
7.2分类
存在两类拴塞性事件:持久拴塞和拴塞发生后溶栓或取栓后再通。持久拴塞被定义为部分再通以及尽管给予溶栓后依然保持拴塞状态。拴塞后再通被定义为溶栓或观察后血流完全重建,没用持久的栓子残留。
7.3处理
在填塞弹簧圈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血栓形成,或拴塞事件发生,我们继续实施弹簧圈填塞直到致密填塞得以完成。
当栓子较小或栓子位于远端分支,则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tirofiban)注射,如果栓子较大,或阻塞了大的动脉,如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则可以尝试支架辅助机械取栓。
当载瘤动脉(parentartery)出现部分闭塞时,观察5~10分钟,同时复查aCT,如果少于基线水平的两倍,则给0单位肝素静脉注射。
取一瓶替罗非班(12.5mg,50ml)加注生理盐水使之浓度为0.05mg/ml,经动脉每分钟注射一毫升,当总量0.2~1.2mg(4ml~24ml)注入后开始复查连续造影,直到再通成功。如果载瘤动脉或大动脉仍有血栓残留,则尝试机械取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