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走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暨再生育围孕期管理-当今产科临床诊治热点学习班”于年6月25日在杭州开元萧山宾馆隆重开幕。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主办,浙江大学医院承办,浙江大学医院贺晶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此次大会邀请了产科领取30余位专家就产科指南、规范进行解读,并就目前产科诊治规范的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名妇产科专业人士参加。

◆◆◆

开幕式

执行主席贺晶教授主持并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妇产科同道们上午好,很荣幸能够作为东道主承办“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也感谢中华医学会杂志能够讲这次盛大的会议安排在杭州,贺晶教授向各位支持的专家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全国各地百忙之中不辞辛苦前来参会的妇产科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大会邀请到了30多位产科指南编写专家针对指南进行系统讲解,贺晶教授指出,由编写专家本人亲自对指南进行指导是十分具有意义的,对全国产科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浙江省的产科工作者这将是一场实用、有价值的盛会。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吕卫国教授开幕致辞

初夏,相聚美丽杭城,迎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暨再生育围孕期管理—当今产科临床诊治热点学习班的召开。吕卫国教授代表协办单位浙江大学医院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和妇产科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今年的巡讲第三站,此次演讲内容丰富,设计产科范围广泛,非常荣幸能在家门口听到各位专家的讲解。吕教授认为规范化再生育医疗体系,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围产死亡率,因此,特意选择再生育相关问题,让参会者可以近距离,面对面与专家进行学习,对提高产科临床处理有积极作用。最后,再次欢迎各位到来,向各位专家致敬。

大会主席杨慧霞教授致辞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杭州萧山参加此次盛会,代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参会领导、同道表示感谢。作为大会主席,杨慧霞教授对本次巡讲支持单位浙江大学医院表示感谢。她说到,每次巡讲都会针对相关问题,由指南制定者亲自解读,每次的巡讲都会融入新的思考,为下次指南的修订打下基础,很高兴在每一个巡讲站点都能够看到大家积极的状态。多年来,产科学组的专家对推动产科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随着二胎政策放开,产科面临很大的问题,对产科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的提高,都需要指南不断的更新。希望新指南的出台,对临床实践有一个新的推动。最后,杨教授再次感谢大家百忙之中积极参加指南巡讲活动。

◆◆◆

会议精彩环节

医院杨慧霞教授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

杨慧霞教授从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为着眼点,结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关于GDM诊断、管理和护理指南同我国GDM的诊治规范进行比较。年FIGO指南中加入了来自中国GDM诊治管理的证据,强调GDM需依据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和基础设施实行具体的诊治方案。FIGO中的数据提示妊娠期高血糖16%是孕前糖尿病,84%是GDM。而我国由于没有规律的身体年检,大部分妇女进入妊娠时不知道自己已患糖尿病,并且由于我国糖尿病发病年轻化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营养条件变更,肥胖超重比例高等,越来越多的孕妇将面临妊娠期高血糖的风险。FIGO指南指出妊娠期高血糖诊断必须采用静脉血葡萄糖测定,但对于偏远、无实验室条件地区,也可采取末梢血检测。我国GDM诊断标准和FIGO标准大致一致,但依据我国国情,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孕中期24-28周FPG5.1mmol/L,可直接诊断为GDM,但对于资源匮乏地区FPG4.4,可暂不行OGTT。

杨教授指出,关于GDM的孕期管理,FIGO和我国指南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最主要且首要的GDM管理方式,而医院创立的GDM一日门诊群体管理模式,也已被验证是可行有效的。但当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不能有效的控制孕期血糖,便应启动药物治疗。关于药物治疗,胰岛素是金标准用药,但FIGO指南同时指出妊娠中晚期,应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也是安全有效的。FIGO还指出,如果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在孕期得到了很好的管理,且没有母儿并发症发生时,可以期待分娩,但不能超过41周。此外,如果可以将产后随访同幼儿疫苗接种及定期体检相关联,那么将会较大程度增加产后随访的依从性。

医院杨慧霞教授

新产程标准--从专家共识到临床实践

医院杨慧霞教授就“新产程标准—从专家共识到临床实践”做了详细的讲解。杨教授分析了硬膜外镇痛、孕妇肥胖、引产与自然临产等不同人群的产程特点,引入新产程发生的变革,对新产程图和原有产程图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新的产程对比新产程图的特点包括:初产妇的分娩曲线相对长,相对平缓,经产妇6cm后产妇加速,因此将宫口扩张6cm作为活跃期的起点标志。杨教授特别提到不同国内教科书及不同国家临床处理策略中活跃期起点的不同,强调新产程的临床应用应注重个体化分析和判断。年新的产程专家共识指出,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h,经产妇14h不是剖宫产指征,第一产程缓慢不为剖宫产指征;宫口开大6cm应视为大多数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标志,在此前不宜采用活跃期进展标准进行产程评价;而宫口开大≥6cm、胎膜破裂、正常宫缩4h后或应用催产素6h以上宫缩乏力宫口不再开大,活跃期停滞应剖宫产,第二产程最长时间尚未确定,初产妇、经产妇分娩3h和2h,若母儿情况允许,可适当等待并建议助产代替剖宫产术。所以,产程观察与处理需要等待。杨教授特别提到产程中超声运用对于评估产程进展的重要意义。

新产程应用对围产儿状况的评价,产程中严密胎心监护,分娩时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监测。对于新生儿窒息的评估,常见的应用错误是仅凭Apgar评分判断新生儿窒息或缺氧。杨慧霞教授给我们明确指出,传统上国内外常常把新生儿脑病和脑性瘫痪时源于围产期的窒息。大多数的新生儿脑病,特别是脑瘫和分娩过程无关。大部分的新生儿脑病和脑性瘫痪来源于生长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凝血机制障碍、感染、外伤或其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脐带血气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证据。

脐动脉血气意义在于:

1、直接反应窒息的病理本质,特异性高;

2、评价胎儿血氧和酸中毒最客观、最可靠的指标;

3、分析产程和新生儿情况之间的重要证据;

4、正常的脐动脉血气结果可以否定产程中窒息诊断及其与脑瘫的关系,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

胎盘植入诊治指南

陈敦金教授讲解了胎盘植入诊治指南。陈教授分析了胎盘植入的定义、诊断标准,提出胎盘植入在诊治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包括:1)诊断问题:如果诊断不清楚,就会存在处理方面的失误。如在术中才发现胎盘植入,使术者相当被动。2)诊断时机问题:国际上大部分资料认为,结合病史与影像学资料,28周时,应该做好胎盘植入的诊断,有条件的话28周也可以。前几年,有利用3D打印技术诊断与处理胎盘植入的培训,但存在价格昂贵,只对诊断有一定作用,对于子宫是否能够保留没有作用等不足,因此在临床推广方面比较欠缺。3)出血问题:妊娠期胎盘血流量丰富,ml/min,一旦出血速度很快,短时间内不能解决出血问题,就会危及病人生命。4)感染问题:胎盘植入保守治疗存在继发感染问题,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需要切除子宫。5)脏器损伤问题: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切除子宫,都存在脏器损伤的问题。

陈教授指出,指南只是一般性的概括,临床上需要结合医生临床经验、所在地的条件、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诊治和处理。分娩前诊断可以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超声仍是目前推荐分娩前诊断方法,产后出血量评估及止血方法的实施仍是产科医生需要密切







































鐧界櫆椋庡寳浜摢瀹跺尰闄㈡不鐤楀ソ
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井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lcjc/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