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该如何治疗?年5月16日,在线上举办的第五届血管创新论坛(VINNOVA)上,医院、医院的翟水亭教授分享了使用AngioJet流变抽吸治疗高危肺动脉栓塞的实战经历。(会议回看视频已上线,文末有相关观看教程)
单中心治疗经验
本中心尝试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AngioJet血栓抽吸术,手术成功人数为30/33例,围手术期死亡人数为3/33例,严重并发症发生人数为9/33例(27.2%)。
病例分享病例1(女,66岁)主诉:突发意识丧失3天。
现病史:3天前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意识恢复,仍有呼吸困难症状,医院,CT检查诊断为“肺栓塞”,后肺栓塞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院。
治疗过程:经颈静脉,AngioJet肺动脉血栓抽吸术。术后复查造影及肺动脉CTA,患者恢复较好。
病例2(男,86岁)主诉:右侧股骨颈骨折2周。
术前超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过程:行股骨头置换术后,皮肤缝合过程中出现顽固性血压下降,彩超提示右心压力升高,考虑肺栓塞。急诊建立ECMO,之后血管外科造影证实急性高危肺栓塞,在ECMO保驾下行AngioJet肺动脉血栓抽吸术。术后3天撤除ECMO,1周脱机拔管,之后抗凝治疗。患者恢复较好。
三个创新点
1、新概念
急性肺栓塞诊疗指南(欧洲/美国)中,将急性肺栓塞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其中,高危患者死亡率>15%。本中心在临床中对高危患者进一步细化,提出“极高危肺栓塞”的概念。极高危肺动脉栓塞,即无创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后,仍需要生命支持的肺栓塞患者。
2、新技术
急性高危肺栓塞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心功能紊乱和防止再发,尽可能地恢复和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和组织供氧。介入治疗的目的是消除主要肺动脉阻塞性血栓,促进RV恢复,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存率。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血栓清除术、导管抽栓术、碎栓术、流变抽栓术(AngioJet)、外科血栓切除术等。本中心尝试在ECMO保障下行AngioJet肺动脉血栓抽吸,最大程度保证手术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3、新理念
为尽快抢救急性肺栓塞患者,成立院内极高危肺栓塞多学科团队及快速反应小组,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
小 结
急性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危害大,需要新的分类方法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AngioJet治疗肺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并发症不容忽视。临床上,尝试在ECMO护航下治疗,可保证手术效果,同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后,医院可用资源和专业情况,采用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多学科团队等新的治疗理念,可为极高危肺栓塞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地救治。
往期回顾
第五届血管创新论坛(VINNOVA)
VINNOVA|黄建华:腹主动脉临时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手术中应用
VINNOVA|谷涌泉:针对症状性椎动脉重症狭窄,不同腔内治疗策略对比分析
VINNOVA|刘建龙:一款可期待的新型腔静脉滤器
VINNOVA|刘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VTE的防治
VINNOVA|符伟国:瘤囊回缩与病患晚期生存的相关性
VINNOVA|陈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下中国血管外科的“危”与“机”
VINNOVA|郭伟:以临床需求为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