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精神故乡
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现在听到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大多数只有这样简简单单的四句歌词。那是丰收后的宁静的晚上,田野和人们在秋收后都会得到休息,整整一年为庄稼担惊受怕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此时是庄稼人最悠闲轻松的时光。
秋天的天黑得更早,但是月亮却更加明亮。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或许此时还能闻到稻谷的香气——孩子们在场院里玩累了,静静地依偎在谷堆旁边,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夜凉如水,孩子们仰望着天空睡意朦胧,妈妈的语言像小溪一般潺潺流过,而夜空也如同开着白莲花的小河,一切充满魔幻而神奇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把这样的场景记在心里。
▲农村晒谷场因此,在音乐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处理也非常平缓舒展,主题乐句由弱起,营造出悠扬温柔的氛围,而在到了“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这一句时,作曲别出心裁将最后一个字做了节拍上的前提,让这一段旋律具有了一定的慢摇滚风格,增添了感情的丰富性和梦幻性。
正是因为这种梦幻感,《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在后来改编和使用中,又有了新的延展空间。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把这首歌当做主题曲出现。
在电视剧的刚开头,两个警察深夜敲响了男主角方言的家门。“有个叫高洋的人你认识吗?”警察提出了他的问题。正在此时,《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以背景音乐的形式柔缓地响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照电视剧画面中是现代的场景,而方言也是一个“过上了倾心已久的体面生活”的成年男人,无论如何,这首歌都显得有些突兀,但是,它又像是一根回忆的绳索,缓缓将情境带入到了那个主人公并不遥远的过去。
比起镜头的转场,或者是光影的明暗,这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以一种更带有梦境色彩的方式,完成了回忆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错。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由王朔小说改编,叶京编剧的电视剧作品,它讲述了一群北京大院子弟的青春故事。他们的青春狼狈不堪又自以为是,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而正如叶京所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如同母亲无私的乳汁滋养并伴随着我“。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照听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成长的童年,必定伴随着时代所赋予的理想主义。而这种理想主义又在变化的时代浪潮中渐渐失去。王朔在先锋小说里表达的,和叶京在电视剧里表达的,都是这种迷茫与无所适从。
生于理想主义时代,却目送时代远去,他们心里剩下的就只有这首“哀戚幽婉”的旋律。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轻柔的旋律之下,就是他们的精神故乡,也代表着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片尾主题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原本是一首单声部的叙事歌曲,作曲瞿希贤在处理这第一段音乐的时候,主要运用了高音域童声来表现孩子单纯的期盼心情,等待妈妈继续往下说故事的场景。而这首歌在最初,真正主题的段落是第二部分歌词——而这部分歌词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留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槺。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这一段是妈妈讲给孩子的故事,也是自己对苦难生活的控诉。在音乐上,这一段的旋律色彩与第一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音区下降,使用中低音,而反复的曲调也更适宜叙事。并且旋律中起伏也变得更大,以衬托唱词的情感。比如“风雪”则以上行的高音表现其冰冷,而“妈妈”则以大六度音程下行,显得更为悲苦。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作曲瞿希贤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完整版的演绎大多是在六七十年代的舞台上,那时候正是轰轰烈烈的忆苦思甜时代,而这首歌正符合这一主题——以妈妈的口吻,让这些即将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孩子们了解旧社会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甜蜜的生活——因此,《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时代孩子们的记忆。
这首歌的词作是著名的作家管桦,他也是《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管桦在年出生于河北丰润县,是一个教书先生的儿子。他的妈妈叫翟晏升,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也是管桦文学上的启蒙老师。她会说很多故事,从评书唱本到日常生活,从戏台上敬德访白袍到绣花样子里的刘海戏金蟾,她都讲给管桦听。
▲管桦照片管桦的父亲是一个宽厚而勇敢的人,他虽是教书先生,却并不是封建旧式文人。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就领导了农民运动,后来又在冀东大暴动中担任了总参谋长。而他的母亲也参与革命事业,在战斗中保护伤员。管桦的家人和他自己,都是为了改变旧社会农民的苦难而战斗的,而他也亲眼看到过母亲穿着单衣为有钱人“吊”皮袄,因此他的伤痛是强烈的。
并且,管桦在很小就离开了故乡,他对故乡的怀念贯穿了他的人生。对旧时代的愤恨和对故乡的眷恋是管桦写这首歌的理由。
但是时代在变化,在后来人们传唱的时候,自发地淡化了阶级斗争的色彩,更强调这首歌怀乡抒情的呈现——我们弱化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血和恨,但是不能泯灭的,是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和向往。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故乡和妈妈,是每个人的来处,也是精神上永远的依归。而谷堆和月亮,则是丰收和安定的意象。海子在《雪》里也有过这样的诗句:“明天早上,霞光万丈。我要看到你,妈妈,妈妈。你面朝谷仓。”
这种安闲和轻松只有贴近故乡土地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就像儿时只有在妈妈身边才能安然入睡,而入睡之前,耳边响起的或许就是这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