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医院介入科来助力

我国每年死于脑中风的患者人数超过100万,而脑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颅内外血管狭窄既可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可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脑梗死,还可因狭窄处的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阻塞远端脑血管造成脑栓塞。

01

如何诊断脑血管狭窄?

全脑血管造影术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可以动态、全面的观察脑血管的血流情况、变异情况、侧支代偿情况、Willis环情况和计算狭窄率。

02

如何治疗脑血管狭窄?

目前脑血管狭窄的治疗大致分为三类:①药物治疗;②外科手术治疗;③介入治疗。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加上微创手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开展,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Stenting)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并且具有很好的预后效果。这种介入手术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适应症范围广、再狭窄率低和可重复施行的优势。

我院介入科已成功开展脑血管狭窄球囊成型术、支架植入术。

病例1

患者,男,64岁,以“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入院,经头颅MRA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主管医生李振灵联系我科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经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手术风险大,神内一科程会钦主任与我科独建库主任做了周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为其行大脑中动脉狭窄段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周后痊愈出院。

NO.1

病例2

患者,男性,60岁,2年来经常出现四肢无力伴枕后不适,逐渐加重来院,入院诊断“多发性脑梗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近段重度狭窄,左、右椎动脉近段均重度狭窄,经神内一科程会钦主任及程景娥主治医师讨论决定行介入治疗,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我科独建库主任主刀为患者植入三枚支架,解除了左侧颈内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狭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再次脑梗死风险明显降低。术后多次回访,未再出现肢体无力及头部不适症状,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病例3

患者,男,61岁,“头晕伴右手麻木15天”入院,诊断:脑梗塞,主管医师杨言利联系我科会诊后给予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开口处重度狭窄,需行支架植入术,不然随时有再发脑梗塞的风险。经与神内二科赵文卿主任讨论后,在我科行经皮腔内保护伞置入+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很快恢复,痊愈出院。

病例4

患者,男,56岁,多次因“右侧肢体无力、头晕、嗜睡”入院治疗,神内一科程景娥医生为其安排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示:左椎动脉近段重度狭窄,在我科行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好,随访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科普小知识

脑血管支架手术的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一定要按时按量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且密切   

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门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四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四肢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肾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下肢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大支架隔绝术等。

非血管系统的介入治疗:食道狭窄球囊扩张术;食管狭窄或食管—气管瘘支架置入;胆道梗阻引流管置入及支架置入;气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等。

往期精选

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医院(河科大一附院仁大分院)3月29日—4月4日门诊专家、医生坐诊信息表

丨河南医院血液科专家阮林海医院坐诊!

丨带你了解慢性传染病——肺结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fcs/2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