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院央视新闻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有着发病急、危险性高的特点。发病后如不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死亡率极高。由于治疗这种疾病的手术难度很大,每年我国仅有约十分之一的患者才有机会得到及时手术治疗。近日,一款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一体化免缝合带支架人工血管系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通过临床试验,可极大降低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惠及更多患者。什么是主动脉夹层?所谓主动脉夹层,简单地说就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主动脉腔内的血液流入中膜,致使主动脉管壁内膜中膜剥离,被分隔为真腔和假腔,随时存在主动脉壁破裂的可能。
根据可能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和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以前者危险性最大。
据统计,未经手术治疗的A型急性夹层,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超过50%病人在2天内死亡,发病1周病死率超过70%。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是植入四分支人工血管和支架血管,以替换夹层累及的病变主动脉,但该手术方式因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国内仅有少数几家有经验的省级以上大型医疗中心才能胜任。因此,如何降低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
在中医院,记者见到了刚刚接受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安徽患者褚汉。褚汉所接受的手术就是刚刚进入临床阶段的一体化免缝合带支架人工血管系统植入手术,目前,该项目已经有20余例患者接受了临床试验。
项目的负责人,中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于存涛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这项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
于存涛主任介绍,这项技术较此前传统技术最大的突破就是通过自主设计将四分支人工血管和支架血管做到了一体化和免缝合,这样就大大的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并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和脏器损伤,甚至可做到”无血手术”。
据了解,该产品于年6月完成动物试验,并于同年12月通过人体临床应用的伦理审查。年4月,国家药监局批准该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加快推进产品注册上市速度。年8月,该临床试验获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批准正式启动。目前参与该试验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最长植入时间已达4个月余,所有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
日前,该产品二期多中心试验以中医院为牵头单位,并已在首都医科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多家大型医疗中心立项启动,拟进一步加大试验产品应用规模,全面评估其疗效。若试验进行顺利,有望于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来源:综合网络
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必处理,万分感谢!
稿件投荐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