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有别于常规股动脉入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路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卧床时间短或无需卧床休息等优点,患者的接受程度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一、手术前护理
1、术前完善双下肢彩超及心电图检查,给予抽取
血常规、生化、血凝四项及传染病四项。
2、完善桡尺动脉侧支循环试验(Allen试验)及相关检查。
3、术晨07:00之前可进食常规饭量的1/2-1/3,以免术中呕吐造成误吸。
4、术前为患者测量血压等生命体征,嘱患者排空膀胱,遵医嘱给予注射术前针,左上肢建立至少一条静脉通路。
5、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探视。
6、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如咳嗽、
用力大便、情绪激动等。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避免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可诱发脑出
血,甚至危及生命。
9、相关知识指导:向病人介绍检查的
目的、方法,讲解安全性及术中注意
事项,列举成功病例,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检查,缓解恐惧心理。
二、手术后护理
1、术后严密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肿胀、出血、
末梢循环是否良好、皮温是否正常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嘱患者勿自行松解桡动脉处加压绷带,由护理人员完成,每两小时一次,共三次,若发现皮温、皮肤颜色异常及时告知医生,24小时后医生根据伤口情况给予去除绷带。
3、嘱患者抬高术侧手臂,多做手指屈伸运动,6小时内勿活动手腕处。
4、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出,减少对肾功能损害,勿食牛奶等胀气食物。
5、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高营养饮食,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术后组织的修复能力。
6、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
三、相关并发症
1、迷走神经兴奋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呼吸减慢,胸闷气短,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甚至心律不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发汗,严重者意识模糊或神志丧失等症状。
护理措施: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吸氧以改善循环灌注不足,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心率、面色及神志变化,恶心呕吐者避免窒息。多巡视,安慰患者以缓解紧张心理。
2、出血或血肿
临床表现:穿刺部位肿胀或青紫,皮温高,疼痛异常
预防措施:严格规范准确穿刺,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严格掌握肝素用量,正确指导压迫止血的方法。
3、穿刺部位的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局部红肿
预防措施:严格皮肤消毒及无菌操作,及时观察局部伤口情况。
4、血栓和栓塞
临床表现:桡动脉栓塞可表现为局部肢体肿胀、疼痛,血管走向皮肤发红。
如发生肺栓塞可出现呼吸困难等
处理:一般小动脉栓塞不做特殊处理,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积极抗凝治疗,避免肺栓塞,如发生肺栓塞应视病情采取相应紧急抢救措施。
5、桡动脉痉挛
患者局部红肿疼痛,沿动脉走向血管发红,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给予解除痉挛的药物应用。
6、筋膜综合征
出血量大,聚集在前臂腔隙内压迫血管导致组织坏死。
7、张力性水泡
小的不再发展的水泡可不处理待自行吸收,张力性较大的水泡应从皮肤最低位置的边缘抽出,预防感染。
8、假性动脉瘤形成
反复穿刺桡动脉局部或压迫方法不正确,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9、穿刺处硬结
穿刺部位难愈合,或愈合后局部组织增生、类似疤痕形成,痒感。
四、术后常见护理问题
1、有伤口出血的危险:与手术伤口的固定及患者的配合程度有关。
2、恐惧: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有关。
3、术侧桡动脉远端血栓形成的危险:与患者术中血管痉挛或术后活动方法不正确有关。
4、有迷走神经兴奋的危险:与术中刺激桡动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