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简介:
1.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肝血管瘤、结节样增生等)的化疗栓塞术
图1.局麻后经大腿根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至肝动脉内,不开刀,创口约棉签样大小,行肝动脉造影寻找肿瘤及其责任血管。
图2.以导管超选择肿瘤的“犯罪血管”,缓慢注入化疗药与碘化油混合乳剂。
图3.油珠似的栓塞乳剂可以堵塞肿瘤的营养血管将其“饿死”,化疗药附在栓塞乳剂里缓慢释放将其“毒死”。
图4.肿瘤坏死、萎缩甚至消失。
病例一,同一肝癌患者,
上一行图:栓塞前影像,CT提示肝右叶肝癌较大(箭头所指),造影显示肝右叶巨大团块样肿瘤染色(图中发黑处),因肿瘤较大、生长较快,肠系膜上动脉也有部分血管被拉来提供营养。
下一行图:栓塞后影像,CT提示肝右叶肝癌较前明显缩小(箭头所指),白色物为沉积的碘油将癌灶死死困住,造影显示通过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肿瘤不再显影,较前明显缩小,正常血管保留完好。
病例二,女患,体检发现肝血管瘤5年余
术前造影显示肝左右叶大量血管瘤显影呈“树上挂果征”(箭头所指),最大者位于肝左叶,直径约8cm,血供不丰富。
栓塞术后造影复查显示“树上的果子”全被“摘掉”,肝血管瘤都不见了,正常血管保留完好。
病例二,同一肝血管瘤患者。
栓塞术后5天复查CT发现肝右叶肝血管瘤药物沉积密实,肝左叶血管瘤因血管较细、较少,药物不能顺利通过血管到达血管瘤内部,遂在CT引导下,经皮直接穿刺肝左叶残留血管瘤,经较细的穿刺针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瘤内部。
病例二,同一肝血管瘤患者。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短短的三个月过后,肝左右叶多发血管瘤均较前明显缩小(红圈标注处),特别是最大的肝左叶血管瘤几乎看不到了,其余血管瘤也已形成纤维疤痕或钙化灶,比正常的肝实质还要结实,大可不必担心肝血管瘤最严重的并发症——瘤体破裂出血发生了,将与正常人一模一样的生活。
2.盆腔良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的栓塞/化疗术
经大腿根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至两侧子宫动脉内,寻找肿瘤及其责任血管。以导管超选择“犯罪血管”,缓慢注入化疗药或栓塞颗粒将瘤灶“饿死”或“毒死”。
病例三,38岁女患,栓塞前,患者出现痛经、经量较多、贫血等症状,肌瘤直径10公分左右(箭头所指),造影显示两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增多呈“绒线团”样,将两侧子宫动脉分支用颗粒进行栓塞。栓塞后患者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半年后复查肌瘤缩小至2公分左右,一年后肌瘤缩小至1公分左右。
病例四,62岁男患,便血10余天。
术前CT显示膀胱右侧壁明显增厚,可见团块状癌肿(箭头所指),造影显示两侧膀胱动脉明显增粗,可见大量肿瘤血管形成及片状肿瘤染色。术中通过导管直接将化疗药灌注到肿瘤内部,局部药物浓度较高,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全身毒副反应较小;并将肿瘤的营养血管给以栓塞将其“饿死”。术后三个月复查显示癌灶较前明显缩小,未再便血。
(二)、注意事项:
1.术后回至病房只需平躺一天一夜即可下床,保持右下肢伸直制动10个小时,沙袋压迫穿刺点8个小时以防止穿刺点出血,若用缝合器或封堵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术后当时或四五个小时后即可在床上活动,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拆掉绷带后几乎看不到穿刺口。
2.介入系微创治疗,安全有效,反应轻,术前打局麻药时虫咬似的疼一下,术中注药时可能出现胸闷、疼痛等轻微反应,术后可能出现轻度疼、胀、恶心、呕吐、发热等栓塞后的常见反应,术前我们即提前用上止吐、抑酸、镇痛药物,持续一至三天术后反应即可消失,反应较重时再临时加用药物,发热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用药,只需勤喝水、用温毛巾擦洗即可。
3.介入局部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瘤巢内将其“毒死”,很少损伤正常组织,不会出现全身化疗时常出现的剧烈呕吐、掉头发等现象,栓塞其供血动脉是将其营养来源切断,将其“饿死”从而慢慢缩小。
4.术后即可进食水,流质----半流质----普食循序渐进,每次少量、勤喝水既可利于造影剂、化疗药等毒性物质排泄又可以退热。
5.术后4-7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若其正常即可出院。
6.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异位妊娠等良性疾病患者,栓塞两侧子宫动脉不仅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可以保留子宫,保留孕龄妇女的生育功能,且可避免切除子宫造成的内分泌失调、早衰等并发症发生;但部分患者下腹疼痛较为明显,我们已常规使用镇痛泵以消除疼痛;部分患者术后还会出现阴道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甚至絮状坏死物,这都是术后常见的反应,不必惊慌。
7.住院期间,病房内24h由专业医护人员守护,若有不适,及时反映。
8.出院后恶性肿瘤一个月、良性肿瘤三个月后来院复查,若有不适随时可致电—进行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