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onDoskocil等人在ACR上发布过1例86岁男性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例,因其肌酐较高未接受CT强化扫描,仅有胸片和胸部平扫CT,整理分享给大家。
病史
86岁男性,因突发呼吸困难和胸膜性胸痛急诊就诊。接受胸片和胸部CT平扫检查,因肌酐升高,未接受强化CT检查。
影像表现
图1.示:红色箭头示右肺周围不对称性透亮区,即Westermark征。黄色箭头示右肺下动脉扩张,即Palla征
图2.示:平扫CT示右侧主肺动脉内高密度影(红色箭头示)。左侧主肺动脉近端的高密度模糊影可能是一个鞍状栓子(黄色箭头示)
图3.示:平扫CT示右下肺动脉内高密度影(箭头示)
图4.示:平扫CT示右肺动脉内高密度影(箭头示)
图5.示:冠状CT示右下肺动脉内高密度影(箭头示)
诊断:急性肺栓塞
病例要点
胸部CT平扫示管腔内高密度征是急性肺栓塞的特征性表现,特别是栓塞累及中心肺动脉时该征象更加明显。
Palla征,即胸片右下肺动脉扩张,是肺栓塞中罕见但很重要的表现。Westermark征,即胸片上周围不对称透亮区,也是肺栓塞罕见但重要的表现。
讨论
胸部CT平扫肺动脉内高密度影称为管腔高密度征,提示肺栓塞。Tatco等人表明,在平扫胸部CT上,肉眼可见的肺栓塞其平均衰减值为61.09(±6.15)HU。血栓和血液之间的平均衰减差别为22.76(±4.20)HU。
管腔高密度征诊断肺栓塞的总敏感度为36%,特异度为99%。在诊断中心肺动脉栓塞时,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9.1%。因此,胸部平扫CT上的管腔高密度征其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并不高,但是特异性很高。如果患者没有特异性的心肺症状,在胸部平扫CT上发现管腔高密度征对诊断肺栓塞是非常有用的,即使临床上并没有怀疑其患有肺栓塞。肺栓塞在胸部平扫CT上的其他征像包括主肺动脉扩张、右室扩张、室间隔向左室偏曲等。
肺栓塞患者急诊胸片示右肺周围不对称透亮区。但是这种征像缺乏前瞻性,而且也不常见(敏感度14%)。但是,一旦出现,其特异性非常高,达到92%。
Palla等人在发现了肺栓塞时右下肺动脉扩张这一征像,即肺栓塞患者右下肺动脉的远端直径明显扩大。最有意义的测量点位于上腔静脉角以及其远端1cm处,肺栓塞患者测量结果分别为17cm和15cm。Palla定义上腔静脉角为右侧上叶肺静脉与右下肺动脉交叉形成。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右侧肺动脉降段明显扩张表现为「香肠样」改变,这是一个非常特异性的表现。
编辑
刘芳
转自:影像时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