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报道介入手术挽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

案例回顾

8月30日上午,一名患者因突发头疼四小时入院。入院后立即查头颅CT及CTA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很可能再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术前准备

神经内科、麻醉科、护理部立即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最后决定在我院立即为患者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

管床医生尹延航立即联系省人医专家刘圣和手术麻醉师,预约介入手术室,准备手术器材。

管床护士吴海燕立即完善术前准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在腕带上注明血型,帮助患者更换病员服,备皮,填写手术交接单,在患者左臂建立新的静脉通路......

手术进行时

在神经内科,麻醉科,介入科通力协作下手术正式开始,神经内科尹延航医师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再次证实了患者右侧颈内后交通部位动脉瘤就是本次患者出血的元凶。放大造影可见动脉瘤呈圆形,大小约4.5*3mm,瘤颈宽约2.5mm,是一枚中等大小且形状不规则动脉瘤,再次破裂风险极大。

手术将导引导管引至右侧颈内动脉上升段放大造影,微导管至动脉瘤腔内,用3mm*6cm弹簧圈成蓝,然后先后再引入8弹簧圈进行栓塞,经过介入治疗后造影见动脉瘤填塞致密,瘤腔无造影剂残留,载瘤血管通畅。

术后返回病房

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护士孙梦娇妥善安置患者,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饮食、体位、活动与休息相关的注意事项。

经过了一周的治疗,患者现病情平稳,神志清楚,未再出现出血现象,头部及双眼疼痛较前好转,肌张力恢复正常,现已下床活动。

知识加油站

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对于患有颅内动脉瘤的人来说,忽高忽低的血压极易引起动脉瘤的破裂,平时一定要控制血压,而当发生剧烈头痛、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时,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所致,不要掉以轻心,医院治疗。

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式有两种:①开颅夹闭术,②血管内介入治疗。相比之下,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明显优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股动脉穿刺点护理:患者卧床休息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24小时后轻轻撕去。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小时,每两小时翻身,术后24小时内观察穿刺点有无血肿,出血、渗血,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与术前对比。若出现足背动脉不可触及或搏动减弱,下肢皮肤苍白,皮温低于正常,患者主诉下肢麻木感,疼痛,应警惕下肢动脉闭塞,应汇报医生及时检查处理。

专科建设

神经内科护士长朱白梅介绍道:年9月5日,我院神经内科正医院卒中中心分中心,一年时间里,我科成功开展了70余台介入手术。分中心的成立使我院脑卒中疾病的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让句容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最先进的治疗,在节约患者时间的同时也帮助患者节省了不少费用。

医院文化理念

使命:用人文、科技、绿色领创大众健康人生

愿景:永续卓越的区域医疗健康中心

核心价值观:循理至善和合共生服务理念:用心承诺创造感动

新护士读《皮囊》有感——探寻皮囊之下的意义看我“绿衣天使”十二时辰护患情缘

“徒步旅行者”元的谢礼

供稿:神经内科谭步云

图片:神经内科谭步云

编排:护理部彭朱霞

审核:护理部李月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czz/22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