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血栓影像

冠状动脉内血栓病变,是冠脉介入治疗无法回避的难题,其血栓影像表现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中识别,还可以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显像。

而然,目前对于冠脉中大量血栓的定义尚未完全一致,多将TIMI血栓病变分级做为标准:一,0级,无血栓;二,1级,可疑血栓存在;三,2级,可见小型血栓,定义为血栓的最大尺寸约占二分之一血管直径;四,3级,可见中型血栓,定义为血栓的最大尺寸大于二分之一血管直径,但小于二倍血管直径;五,4级,可见大型血栓,定义为血栓的最大尺寸大于二倍血管直径;六,5级,血管被血栓完全阻塞。其中,4,5级为大量血栓。也有简单分类则是将血栓负荷分为大血栓负荷和小血栓负荷。但不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完全闭塞,在导丝通过后血流随即恢复,造影并不一定存在大量血栓,可能仅见局部小血栓。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评价冠脉内情况的有创检查方法,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分辨病变的组织学组成,敏感性低19%。血栓在CAG上显示毛玻璃样改变或充盈缺损,CAG的局限性:CAG对微小血栓、小血栓不能检测,对附壁血栓、中等血栓检出率低,评价准确度受造影体位影响,而且血栓性质不能检测。

冠脉造影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或充盈缺损及造影剂在充盈缺损部位的滞留。部分患者可见在血管内呈现漂浮及来回移动的血栓影像。

例1

(图来自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张盛教授)箭头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近端血栓。IVUS的总体特点:1、凸向管腔的分叶状团块;2、伴有斑点的闪烁样外观;3、可疑血栓和基础斑块之间有明确的分界;4、可见有明显的有血液流经的微通道;5、随血流局部移动。IVUS的有较高的特异性(95%)和敏感性(57%)。尤其在新鲜血栓、红色血栓检出率较高方面具有优势,新鲜血栓、红色血栓在IVUS检查上呈现比血流稍高信号,均匀一致,与血流有清楚的边界,在动态影像上有很好的识别;白色血栓在IVUS检查上呈现黑色空洞样外观,如果比较小的血栓和血流很容易混淆,因此对白色血栓检出率比较低。IVUS的局限性是很难准确鉴别血栓和低回声斑块之间的差异,因为斑块的胶原成分较少、富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在IVUS图像上呈现低信号。

例2

(图来自网络收集)

OCT识别血栓类型:①红色血栓:红细胞形成的高信号表面,及其后很强的衰减区域,密度比较低;②白色血栓:与内膜信号相似的突出管腔的不规则团块,密度比较高,与斑块之间有联系;③混合血栓。OCT可观察斑块表面的微细结构,在观察血栓形态具有其他检查没有的优势。与IVUS比较有很高的敏感性,而且OCT可以观察到斑块表面较小的纤维帽破裂、斑块表面的侵蚀性改变、斑块纤维帽中的巨噬细胞等,同时精确测量斑块纤维帽厚度,定性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判断斑块稳定程度及预后,因此成为目前最为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方法之一。

例3

(来自医脉通,MultivesselcoronarythrombosisinapatientwithCOVID-19pneumoni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RCA)近端出现严重血栓性狭窄(图1A),左前降支(LAD)中段有充盈缺损或与非阻塞性血栓(图1B和图1C)。对RCA进行血栓抽吸后,仍存在明显的狭窄,遂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LAD进行OCT检查显示,存在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非闭塞性血栓(图1D)。

参考文献:

宋金龙张国良.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血栓认识总结

于波.哈尔滨医院.冠脉血栓在影像学上的特点

多支冠脉血栓形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COVID-19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还有哪些?

医脉通.-05-10

利益冲突: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czz/2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