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溶栓是內瘘血栓的有效、安全、微创费用低廉的治疗手段,其中穿刺内瘘给予尿激酶药物溶栓的成功率可高达50%-96.43%[1-4]。但是目前最佳的药物溶栓时间窗和方法没有统一标准。文献报道[4]32例次溶通病例中栓塞24h内溶通的占总例数的93.8%,栓塞36h时溶通的有1例(3.1%),栓塞36~48h均未溶通;数据显示6小时内溶栓成功率高达90%以上,溶栓成功组栓塞最长时间72小时,超过72小时患者均溶栓失败。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的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其中提到了溶栓治疗应在发病时间分钟,最迟12h内进行。为保障血透患者内瘘血栓药物溶栓的安全操作,本专家推荐从适应症、禁忌症、溶栓操作方法、溶栓前中后的评估与观察穿刺技术安全与质量控制及其相关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推荐相关规范操作,旨在为血透护士药物溶栓操作提供专业的指导。
01一、溶栓时机建议血管内瘘溶栓时机最好选择在内瘘栓塞6小时内,也可称为溶栓“黄金时间”,最多不超过72小时;对于内瘘栓塞时间在72h以上患者不建议单独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加强对血透患者日常健康教育强调自我监测,及早对症处理。
02二、溶栓方法一、适应症1.动静脉内瘘通路内急性血栓形成;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血管严重钙化引起的闭塞。二、禁忌症1.近期活动性出血、存在黑便、血尿、痔疮出血等;2.手术后、消化性溃疡或出血,严重颅内出血;3.内瘘术后2周内;4.近期拟进行手术治疗、有创检查;5.尿激酶药物过敏;6.内瘘血栓形成部位存在巨大的动脉瘤;存在严重的栓塞风险;7.内瘘血栓形成部位存在严重感染;8.内瘘流出道严重狭窄(内瘘直径小于0.25cm);9.其他。三、自体动静脉内瘦溶栓操作方法1、术前评估1)了解病史,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基线评估、日常评估及动态评估的结果(透析血流量,动、静脉压,超声报告),通路既往史。内瘘失功原因,內瘘失功的时间等。透析中、后的血压,内瘘拔针后压迫时间和压迫力度等。物理评估:视诊内瘘堵塞的位置,触诊内瘘震颤消失或只有搏动,听诊內瘘杂音消失。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下明确动静脉内瘘血栓堵塞的部位,血栓大小,长度,是否存在血管结构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狭窄,血管钙化)等。2)评估患者近期的化验结果,血常规、生化八项和凝血指标,并再次进行抽血检测。
3)评估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脏术后,放置心脏起搏器等。4)告知患者及家属动静脉内瘘溶栓的风险,并签署动静脉內瘘溶栓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内瘘溶栓治疗。
2.用物准备与药物选择药物: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喜疗妥,生理盐水。耗材:5ml注射器,50m注射器,5-8号头皮针,延长管,注射泵,胶布,无菌纱布,治疗巾采血针,抽血试管(血常规凝血指标和生化八项)。辅助仪器:远红外理疗仪近红外理疗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
3、操作方法方法一:1)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U,遵医嘱连用3天。2)先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7号头皮针,排气。在超声引导下,选择近动脉吻合口端血管或血栓形成起始部位进针,以30~45度角穿刺,针尖斜面向上,顺着血流方向进针,针尖抵达血栓部位(超声下确认针头位置)。3)配置尿激酶10万单位入生理盐水5ml,采用脉冲式方法进行推注尿激酶,15分钟内缓慢推注完,进行局部保暖,理疗,按摩。15分钟后,重复推注,方法同前,注药后每15分钟评估次内瘘。4)超声下判断内瘘溶栓情况,遵医嘱推荐尿激酶使用剂量30-50万单位,每日用量不超过万单位。方法二:1)同方法一1)2)2)遵医嘱将尿激酶25-75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12.5-50ml(浓度1.5-2万单位/ml),连接延长管后安装在微量泵中输注,输注时间2-4小时。注药后每15分钟评估一次內瘘。3)每日用量不超过万单位。方法三:当血栓长度超过5cm,采用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血栓中段穿刺(逆血流或顺血流方向进针)+动脉吻合口端血管或血栓前端处穿刺(顺血流方向进针)。1)同方法一1)2)先用2个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后连接7号头皮针,排气。分2个点穿刺进针:①血栓前端吻合口动脉端、内瘘血管搏动最强点进针,针尖指向内瘘血栓;②内瘘血栓形成处中段进针,针尖方向(顺血流或逆血流)指向内瘘血栓;③见回血,将7号头皮针连接50ml注射器,将尿激酶缓慢注入内瘘血管中;进针后无回血,超声定位7号头皮针头是否在内瘘血管中,调整并确认位置。3)遵医嘱将尿激酶25-75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12.5-50ml(浓度1.5-2万单位/ml),分别连接延长管后安装在微量泵中输注,输注时间2-4小时。注药后每15分钟评估一次内瘘。4)每日用量不超过万单位。03三、溶栓中观察要点1.给予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同时备好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2.每小时/15分钟观观察内瘘震额是否恢复,听诊内瘘杂音,3.观察内瘘穿刺部位是否出血,内渗,肿胀,水泡等;4.询问患者是否伴有疼痛、胸闷、呼吸困难;评估患者牙龈、鼻腔是否有出血;5.溶栓2小时和溶栓结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溶栓效果,判断内瘘中血流是否恢复通畅,测量血流量等内瘘重要参数。04四、溶栓中常见并发症1.疼痛:内瘘侧手臂疼痛,肿胀;处理:评估疼痛的程度,排除皮下出血或血肿,必要时暂停溶栓治疗。2.皮下瘀血、血肿、水泡、肿胀;处理:评估瘀血、血肿、水泡、肿胀的程度,给与相关处理,必要时暂停溶栓治疗。3.出血:穿刺部位出血、鼻衄出血、牙根出血,眼底出血、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处理:轻度出血(如穿刺部位,鼻衄出血和牙龈出血)给与压迫上血;溶栓前可以预防性棉球压迫内瘘穿刺点,减少溶栓中出血发生;严重出血(如眼底出血、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需要暂停溶栓治疗,给与相应处理。4.尿激酶药物过敏处理:暂停溶栓治疗,必要时给与抗过敏相关药物治疗。5.栓塞:肺栓塞、脑栓塞、内瘘侧吻合动脉远端栓塞、周围动脉栓塞;处理:出现栓塞相关症状及时住院治疗。05五、溶栓后的评估与处理一、溶栓成功判断标准:1.内瘘溶栓后数小时内听诊闻及杂音、触诊震颤恢复;个别病人溶栓后不能马上恢复血流,观察0-24小时后听诊闻及杂音触诊,触诊震颤恢复;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内瘘血管中有连续血流通过,血栓明显减少或消失;3.溶栓后可以完成一次透析治疗,血流量可以达到m/min以上。二、内瘘溶栓失败诊断标准:1.75万单位尿激酶泵入完毕仍未溶通,内瘘仍未闻及血管杂音,内瘘超声检查未见连续的血流通过;2.如果连续3天尿激酶药物溶栓治疗无效,则停止溶栓;3.限处可闻及血管杂音血管超声有连续的血流通过,但透析时内痰血流量在m/min以下;4.以上3种情况均为内瘘溶栓失败。06六、溶栓过程记录与质量控制1.溶栓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评估内瘘堵塞的原因;2.溶栓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溶栓医嘱给药方法,剂量、速度等;3.描述穿刺部位及方向、治疗前超声检查结果,抽血评估结果;4.每小时/15分钟评估内瘘溶栓效果及并发症;5.溶栓结束评估溶栓是否成功及下一步治疗计划。血管通路小组将溶栓治疗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定期维护和统计分析溶栓相关数据,为完善溶栓流程,改进溶栓效果提供理论依据。随访溶栓后患者内瘘结局(溶栓后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07七、溶栓后患者健康宣教和随访1.积极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及高脂血症;2.溶栓后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药物预防血栓形成;3.制定合适的穿刺计划,减少内瘘损伤;4.定期复查动静脉内瘘血管超声,及时发现并处置内瘘附壁血栓,血管狭窄等并发症;5.制定合适的干体重,避免透析中低血压;6.内瘘拔针后按压力度和按压时间必须严格控制,防止内瘘井发症;7.每日触诊内瘘震颤情况,必要时听诊内瘘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