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医院郭庚教授血流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3.html
神经介入大医生访谈

专访医院-郭庚教授-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01专家简介TITTLE郭庚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首批“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首届青年医师奖获得者,山西省高等学校领军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careggi医院神经外科访问学者。

擅长脑(脊髓)血管病的手术与介入治疗。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兼青委副主委、山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

兼任9种学术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9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8篇被SCI收录。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02访谈内容TITTLES

主持人-栗子

郭老师您好,欢迎来到神外世界,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首先请郭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血流导向装置的特点。

郭庚教授

颅内的大型的或者巨大型的动脉瘤,以往我们常常多采用常规的弹簧圈栓塞或者是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等介入方法,第一个是需要填入一定数量的弹簧圈,会产生占位效应,第二是术后的复发率很高。而血流导向装置是用来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革命性介入产品,它是在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流的重塑装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密网支架。它的出现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将以往囊内的栓塞转向了载瘤动脉的重建。

由于它比较其他的颅内支架拥有更密的网眼,所以具有更强的血流导向能力,从而也有利于动脉的内皮细胞的移行生长,最终覆盖瘤颈,使动脉瘤闭合。我们通过血流导向装置的高金属覆盖率的设计对局部的血流进行了重塑,它将那个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冲击的血流导向远端的正常血管内,从而减少了局部的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得以改善,进而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最终实现动脉瘤的闭塞。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血流导向装置上市并且应用于临床,我们国内使用的血流导向装置主要是美敦力公司的Pipeline,还有微创神通公司Tubridge,以及在国内刚上市不久的史赛克公司的Surpass。在过去的十年里血流导向装置的发展非常快速,并且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一些大样本的临床队列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除了应用在颅内的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以外,它的适应症也在不断的扩展,在破裂动脉瘤、血泡动脉瘤、Willis环远端的动脉瘤、后循环的动脉瘤等等方面也有相关的报道,所以我认为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是动脉瘤治疗发展史上革命性的改变。我相信未来血流导向装置在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栗子

那么相比弹簧圈填塞,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的优势是什么呢?

郭庚教授

因为我们知道传统的弹簧圈栓塞它是一个囊内栓塞的理念,而血流导向装置采用的是瘤颈的重塑,就是载瘤动脉的重塑。所以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血流导向装置的手术操作更为简便,操作少了的话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就会降低。第二个是在治疗复杂性的动脉瘤病例中,它的成功率会比较高。第三个是术后动脉瘤的闭塞率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比较低。第四个是术后动脉瘤的复发率以及再治疗率比较低。第五是相比传统的动脉瘤栓塞方式,我们从文献报道,还有我们自己做的Meta分析上得到的结果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总体的费用会更低。随着血流导向装置的不断更新,它的适应症不断扩展,为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并且经济的方法。

主持人-栗子

最后请问郭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血流导向装置使用过程中引起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和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郭庚教授

我们知道血流导向装置目前已经显示出比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万物没有十全十美,尤其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改进,血流导向装置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并发症。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后有动脉瘤延迟破裂出血的情况发生,它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以后动脉瘤瘤腔内的压力升高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第二个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以后,动脉瘤内的残余血流导致瘤壁和瘤内血栓的不稳定,导致动脉瘤破裂。第三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以后,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机化和炎性反应等等病理生理的机制导致动脉瘤破裂。第四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以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形态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动脉瘤的破裂。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也是与血流导向装置结构和治疗的机制相关的,因为它的高金属覆盖率,所以血栓形成还有血管的内膜增生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文献报道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以后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而后循环的动脉瘤的并发症发生率会更高。一般认为缺血性并发症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血流导向装置内部形成急性的血栓。第二个是多枚的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导致缺血的发生率增高。第三是反复操作以及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栓形成。第四是因为血流导向装置在治疗动脉瘤的时候可能会覆盖一些穿支,导致这些穿支血管的闭塞。第五个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以后支架内的狭窄或者是闭塞。除了上述两种并发症,还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比如脑实质内的出血在血流导向装置的治疗中有较多的发生,具体的机制也不清楚,首先可能是在置入的过程中微导丝和微导管损伤血管壁有一定的关系,其次就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也是颅内出血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避免血流导向装置使用的并发症的发生,除了要对术者进行更为严格的培训以外,我们更应该在术前充分地评估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性质、大小等等,以及载瘤动脉的情况,避免术中的反复操作和手术时间过长,然后精准的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的用药。

版权声明

神外世界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神外世界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历

医院-赵兵教授-覆膜支架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专访医院-田新华教授-血管介入时代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选择和面临的新问题

医院-王涛教授-颈动脉狭窄的精准手术治疗

医院-刘爱华教授-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最新进展解读

神介在线专家访谈戳“阅读原文”下载APP看千部大脑真实手术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lcjc/2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