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介绍过玻尿酸
《“神奇”的玻尿酸,如何正确甄别?》
让大家正确分辨玻尿酸(透明质酸)。这次,我们谈谈注射玻尿酸有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术后早期并发症
1术后疼痛、局部红肿、瘙痒和淤斑。这些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但症状轻微、温和,且一般会在7天内自行消失。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方法是:提高注射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和医生收费不一样),治疗前后进行冷敷,术前两周避免服用抗凝和扩张血管药物等。
2术后注射部位出现结节和硬块。如出现这种症状,首先要明确注射物的性质,如果是透明质酸钠凝胶,硬块一般大约三天自然软化;如果注射的是非法注射物,是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处理方式。
3色素沉着。这可能是医师注射技能差,注射过浅造成的。术后注意对注射部位防晒,或采用激光治疗。
4注射部位感染。这一般在术后72小时或更久出现,可见表皮下有脓点形成,这多与手术前消毒不彻底,或术后即刻化妆、沾水等护理不当而引起细菌感染相关。预防措施:术前严格消毒,术后当天禁止使用彩妆等化妆品,以防止污染注射区,应保持注射区干燥清洁;同时采用正规注射药品,保证药品的一次性使用,即使同一患者,也不可使用暴露于空气中超过4小时的药品。
长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填充过度
泪沟部位发生率最高,因填充部位的凹陷较浅,皮肤质地较薄,而注射时又有一定的阻力,用力不当极易出现局部米粒样突起。如果经按摩后仍无法抚平,需应用透明质酸酶进行溶解。其次为鼻根部,如果注射过度,可致鼻根宽大,额鼻角消失而影响外观。如果明确填充物为透明质酸钠,则可应用透明质酸酶进行溶解;如果为外院患者就诊,注射物无法明确,可观察4-6个月,若注射物未吸收,再行手术取出。
2、注射物吸收和移位
多发生在颞、鼻或颊部。额、颞部一般在颞浅筋膜下疏松层次注射,注入量大时,因重力作用易发生注射物移位,应引起重视。
3、注射区周期性红肿
注射区域定期发生红肿症状,有间隔2周或1个月发作1次。部分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可以好转;也有患者对治疗无效,但周期过后可自然消退,而周期发作时再次复发。
4、注射部位慢性肉芽肿
此类并发症较少见,国外文献曾有报道,也有形成假性包囊的病例。针对注射物不明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激素治疗。
5、注射部位痤疮或红斑
多发生于注射剂量较高,而注射层次较浅,局部皮肤处于紧绷、发亮状态,红斑可持续数月不退。预防措施:单点注射时不要过量,以免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
6、血管受压迫或栓塞
血管阻塞是透明质酸填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头面部血运丰富,侧支循环发达,若单一血管阻塞,不足以造成严重的后果,常常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包括填充剂误注入血管腔内,导致管腔阻塞;由于填充剂量过大致局部组织水肿,压迫附近血管;针头刺破血管壁,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形成血栓而进一步影响血运;局部出血、血肿,压迫附近组织,影响血运。
组织坏死的临床表现是注射后出现急性疼痛,随即局部皮肤可见错综的网状青斑,突发性皮肤水疱、血疱、溃疡,乃至全层皮肤黏膜或肌肉坏死。血管阻塞最易发生在眉间和鼻尖、鼻翼处。一旦填充剂进入面部动脉内,它可能流入眼部或颈动脉,导致视网膜动脉栓塞或脑栓塞,产生中风和失明。
(图片引用自《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