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术后动脉瘤残留或复发如何处理

年WEB问世,该特殊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式正面临着挑战。它放置在动脉瘤腔内,不影响载瘤动脉,通过破坏动脉瘤内血流动力而达到立即隔绝动脉瘤的目的,并且不需要长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针对宽颈和分叉部的动脉瘤,年WEB问世,该特殊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式正面临着挑战。它放置在动脉瘤腔内,不影响载瘤动脉,通过破坏动脉瘤内血流动力而达到立即隔绝动脉瘤的目的,并且不需要长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WE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工具。但迄今为止,WEB术后动脉瘤复发该如何处理,相关研究甚少。为此,医院神经放射科的ChristophKabbasch及其同伴分析了多中心的经验,相关文章发表在年8月的《JNeurointervSurg》杂志上。

研究方法

在德国三家三级诊疗中心搜集WEB支架置入的枚动脉瘤,其中15例再治疗,回顾分析了治疗策略、并发症及影像结果。在15例再治疗患者中,6例首次治疗单使用WEB,2例使用弹簧圈预处理,7例为使用多方式治疗的大动脉瘤。10例是真性动脉瘤残留,5例是瘤颈残留。如表1所示,再治疗的原因有:WEB迁移(n=6)、初次治疗不完全(n=5)和WEB压缩(n=4)。再治疗的策略(图1-3)包括:弹簧圈(n=4)、支架辅助弹簧圈(n=7)、血流导向装置(n=3)、放置另一枚WEB(n=1)。成功随访再治疗的11例患者中,有3例再次治疗。在最后平均随访了23个月的的11/15例中,8例完全栓塞及3例瘤颈残留。

表1初次治疗策略及复查影像结果

WEB初次治疗:静脉全身麻醉后股动脉穿刺。使用VIA微导管输送WEB,4-7mm的WEB使用0.英寸的VIA(VIA21),8-9mm的使用VIA27,10-11mm使用VIA33。该组实验中,使用了WEBSL、WEBDL、WEBSLS,根据DSA2D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的宽、高来选择WEB的尺寸。根据说明书推荐,所选尺寸略大于动脉瘤直径。但有7例动脉瘤直径超过市面上的最大WEB尺寸,这些动脉瘤最终使用多方式治疗,WEB与支架、弹簧圈或血流导向装置一起使用。

抗凝抗聚方案:术中常规肝素化及每小时追加肝素。预备置入WEB的所有病例术前予阿司匹林mg/d单抗5-7天,术后继续口服4周。在另放置了支架或血流导向装置的患者,术前每日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双抗治疗5-7天,术后坚持服用4月后改用阿司匹林mg/d单抗。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予测定P2Y12,要求阿司匹林-ARU、氯吡格雷30-90%。任何药物反应不足时予增加剂量或使用普拉格雷(负荷量60mg,10mg/d)替代。

图1

A、B:基底动脉尖宽颈未破裂动脉瘤(6.4*4.9mm),WEBSL6*3mm治疗后;

C、D:6月随访造影,由于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不足,WEB与动脉瘤后壁(箭头)之间小凹处的不完全闭塞,WEB的形态和位置无变化;

E、F:再治疗动脉瘤残留的方案,使用NeuroformAtlas支架自右侧大脑后动脉至基底动脉覆盖瘤颈后,使用单圈栓塞后凹(箭头),即刻造影显示残留闭塞及WEB内造影剂滞留。

图2

A:使用WEBDL8*6mm治疗颈内动脉/垂体上动脉处宽颈未破裂动脉瘤(7.8*8.2mm)。

B:术后即刻造影仍显示瘤颈残留。

C:5月随访造影显示瘤颈残留。

D:5月随访的3D重建影像。

E:置入FRED血流导向装置再治疗。

F:32月后造影显示动脉瘤颈完全栓塞。

图3

A、B:3D及DSA显示基底动脉尖破裂动脉瘤(7.8*7.4mm);

C:使用WEBSL8*5mm治疗;

D:即刻造影完全闭塞;

E:9月随访造影显示由于WEB压缩导致动脉瘤残留;

F、G: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再治疗动脉瘤残留;

H:再治疗后10月随访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

研究结果

WEB治疗动脉瘤复发及残留发生率低,再治疗成功率高。中期随访显示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栓塞效果好。

(医院张颖影组稿、昆明医院黄鹞编译,医院赵瑞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zzbx/4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