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内科在省人医常驻专家、科主任张定国的带领下,成功为一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已顺利出院回家,这也是我市心血管治疗领域首次采用此种治疗方式。
患者是一位75岁的老年女性
入院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右侧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支架
术后患者胸部症状完全缓解
病情好转
然而
术后第三天患者用力咳嗽后
感觉右侧大腿根部疼痛
随后出现一个约8cm*6cm大小的搏动性包块
听诊可闻及明显杂音
B超提示右侧股动脉近端假性动脉瘤形成
床位医生立即给予局部多次按压和沙袋加压包扎
10天左右搏动性包块仍不能消失
传统方法局部加压治疗成功率低,压迫持续时间长,有些患者不能耐受,有些患者需要反复多次压迫治疗,容易造成皮肤破溃、感染、疼痛等,加重患者痛苦;
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住院时间长,患者难以接受。
经张定国主任、钱志宏主任医师、超声科姚伟东主任商量讨论后,决定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
▲左一位张定国主任
超声引导下从股动脉瘤的顶部进针后,注入凝血酶,数分钟内假性动脉瘤内血流逐渐消失,瘤腔内完全形成血栓,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困扰患者多日的搏动性包块逐渐消失。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该方法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安全、成功率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假性动脉瘤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动脉壁破裂出血、破口周围血肿形成,血肿机化后形成外膜瘤壁,因其瘤壁不含正常的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故称为“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以股动脉多见,病因多为外伤、手术、术后制动不佳、腹压增加、感染、自发性破裂等等。
面对假性动脉瘤应正确使用抗凝剂,适当压迫操作部位,术后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等。
一旦出现假性动脉瘤,应积极进行局部压迫后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目前选择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张定国医院派驻我院专家,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现任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要从事冠心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特别专注于冠心病介入诊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主编和参编国内外书籍3本。
文字:乔思芬
图片:乔思芬、网络
编辑:陈时豪
校对:乔思芬
审核:陆伟芬
心内科乔思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