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卒中中心医院椎基底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是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全国防治卒中中心,医院持续用力,不断加强卒中中心建设,围绕急性、重症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等疑难病例的救治,多部门、多学科、多科室,顶层设计、互联互通、有效衔接,提高救治效率,在脑血管疾病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病例回顾

56岁张先生,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伴意识障碍,经紧急送往医院急诊救治,迅速经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头颅CT检查,结合患者既往房颤病史、起病形式,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等体征,诊断为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生率虽然仅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3,但脑干组织结构紧密、对缺血耐受程度极差,且多为细小血管供血,一旦发生供血障碍,将会影响患者意识、呼吸、心跳、肢体运动、感觉、言语、视力及吞咽等功能,若不能及时救治,不仅会影响生存质量,甚至会威胁生命。

卒中救治团队医生同患者家属耐心沟通,在详细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后,家属同意进行急诊血管开通治疗。与此同时,其他医生紧急联系了导管室和介入团队,为患者取栓做好了准备。

术中脑血管造影提示基底动脉中段及远端无血流,双侧后交通未开放,此种情况,意味着患者极有可能将面临死亡结局,即使存活也将面临高度致残且双目失明的不良愈后。

术中脑血管造影(正位)提示基底动脉中段及远端无血运

术中脑血管造影(侧位)提示基底动脉中段及远端所属主干及分支缺如

面对着挑战和压力,经验丰富的卒中团队医务人员在全麻条件下,经细心、柔和并精准的1.5小时手术,开通了患者闭塞的血管。术中目测所取血栓负荷量大、质地较硬且色泽暗黑,考虑为房颤栓子脱落。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区继续后期治疗,目前已基本康复。

术后造影(正位)提示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显影良好

术后造影(侧位)提示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显影良好、血运充分并可维持

专家介绍卒中介入小组王利军主任介绍,急性基底动脉尖部脑梗死,常见病因为房颤引发栓子脱落,临床常急急骤起病、症状发展迅速且持续进展加重,因患者预后很差,死亡率高,故临床救治性质上存在着必要性,救治时间上存在着紧迫性。然而该区域因功能核团荟萃、排列紧密,导致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甚至症状不典型,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治疗效果整体欠佳。即使溶栓效果多数难以满意,医院开展取栓以来对这部分病人不但提供了生的希望,而且大大提高生存的质量!

王主任讲,医院自开展急诊血管开通治疗以来,在急诊科、影像科、导管室和介入团队密切配合下,对于急危重症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患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极大提升了卒中救治团队的实战技能,可以做到及时诊断、快速救治,未来,他们将继续抱团努力,“挽救患者生命、重塑患者健康”始终是卒中救治团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供稿:谷亚伟王利军张冬梅

TheEnd

赶紧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zzbx/2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