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健康
我们常常会建议大家多运动多喝水,就是希望身体血液循环畅通。什么是血液循环畅通?就是血管没有堵塞,血流顺畅。一旦血管堵了,血液不能顺利到达各个器官,就会引起各种不适,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对血管堵症状不了解,没有预防血管堵的意识,会增加血管堵的几率。如果不加重视就发展为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就是血管壁上有“水垢”了,这样就会使血管变窄、变硬,日积月累,甚至会堵塞血管从而失去弹性。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以导致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下肢动脉闭塞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既然如此危险,我们该如何自测血管堵不堵,是否存在动脉硬化?
一招自测
动脉硬化的人越来越多,而网上一些自己在家检测动脉是否硬化的方法,也是流传渐广。
其中,被传得最多的,有两种方法:
一是摸脚背,感受足背动脉搏动的强弱。
二是握拳30秒再松开之后,看手掌恢复血色的时间。
这样的自检方法准确吗?
1.摸脚背
脚背稍靠外侧,有一根动脉。
有些人的这根血管搏动很强,有些人的摸起来却似有似无。
这种强弱之分主要和天生的解剖学差异或者足部的胖瘦有关,并不能由此判断动脉硬化。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足背动脉搏动发生了变化,那有可能预示着动脉出现了问题。
通常来说,足背动脉的搏动是对称的,左脚什么样,右脚也什么样。除了外伤、风湿免疫疾病等,最常见的造成足背动脉搏动不对称的原因就是下肢动脉硬化了——硬化、狭窄严重的一侧,足背动脉会相应变弱。
严重的,还会出现「走一段路就会腿发沉、腿痛,要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间歇性跛行。
如果双侧的足背动脉都越来越弱,那么还需要警惕髂总动脉等位置相对更高的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和狭窄。
2.握拳后看回血时间
这种自测方法,意义不是很大。
网传的方法是:
用力攥拳30秒,手掌的皮肤因为血管被挤压,而相对变白。松开拳头之后,如果需要20秒以上,肤色才能恢复,说明动脉出现了硬化。
实际上,皮肤供血主要来自于毛细血管,单单恢复正常颜色的时间来判断动脉血管的硬化与否,并不十分准确。
相应的,如果给手掌供血的动脉,如桡动脉、尺动脉真的出现了严重的狭窄,那恐怕不用攥拳,手掌也不会维持正常的颜色,而且还会出现手发冷、发麻等情况。如果真有这样的状况,是一定医院求助的。
3招清血管
动作一:踮脚
做法:穿一双平稳的平底鞋站好,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反复进行。(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左右)
作用:别小看这个动作,在踮脚过程中,小腿肌肉会有规律的收缩和舒畅,对血管进行刺激。与此同时,血管也会有规律地被挤压、放松,能促进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
动作二:踝关节伸屈练习
做法:坐在地面上,双脚脚底交替抬起(绷脚跟)和放下(绷脚尖),用力收缩小腿肌肉1秒钟,但不要用力过猛,以防痉挛。(每只脚做20次为1组,共3组)
作用:这个动作可锻炼小腿肌肉,其收缩和放松有助于血液在小腿动静脉中的流动,防止血栓形成和腿部肿胀。
动作三:弹力带深蹲
做法:把阻力带的一端固定,略高于腰部。双手握住阻力带末端,向后迈步。然后做深蹲动作,膝盖尽量不超过脚尖;完全站直身体的同时,弯曲双肘,将弹力带拉向身体,双肘贴近身体两侧。(10~15次为1组,共做3组)
作用:这个动作可锻炼到腘绳肌、臀肌和背阔肌,由于用到了弹力带,它同时具备了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锻炼的性质。
养血管食物
1.大蒜
在国外被称作“健康保护神”。中国自古也有“大蒜上市,药店关门”的说法。高脂食物吃了之后血液中的脂肪成倍上升,如果同时吃蒜,脂肪上升趋势会到受到遏制。
2.洋葱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它含有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洋葱含有类黄酮物质,和蒜一起吃,“疏通”血管的功效特别好。
大家不要想着吃了这些食物可以立马见效,需重在坚持食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这基础上必须把严嘴巴,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和水果,平时还要多运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