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
《萤火虫》是一首简单、明快的儿童歌曲,歌曲为F调,3/4拍,一段体结构,流畅、欢快的旋律将萤火虫在夜空里飞舞时的情形描绘得栩栩如生,歌词简单、易记、旋律,特别适合作小学低年级的歌表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从观察到表现,从现实到想象,从平面到立体多方位地表现及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分享美的收获和感受。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认知领域较前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思维活跃,不受约束,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语言、肢体、唱歌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及动手创作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也正是因为这些心理和年龄特点所致,使得他们自我约束力较差,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所以更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创设学习情境,感受夏夜萤火虫的美,优美抒情的学唱歌曲《萤火虫》。
2.感受三拍子节奏的特征,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
3.发展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意境,自然唯美的演唱及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征,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表现出强和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情景感受
①谈话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温暖的春天让万物生机勃勃,盛夏一样令人向往和期待,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同学们听一听,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和画面?(谁在唱歌?还会有谁会来?)
②课件播放:夜晚静谧、蟋蟀欢叫的音效
③指名说一说
3.点明教学内容
①乐景合一:课件出示夜晚萤火虫飞舞的场景。
师:这段音乐听起来的安静温馨,蟋蟀在唱歌,还有飞舞的萤火虫,它仿佛是坠落人间的小星星,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可爱的精灵。
②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目的:利用音效聆听感受情景,凸显音乐背景及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不同的画面感,同时为歌曲学习做好铺垫。
剩余71%未读最低0.25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