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控江路号的杨浦大剧院即将以全新的YOUNG剧场重磅登场,为市民打造一个集戏剧、舞台表演、原创孵化、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空间。
据悉,YOUNG剧场即将开启新剧场的试运营,8月27日(周六),将迎来音乐剧《摇啊摇》试运营公益场,带你重返童年~
《摇啊摇》是国内首部以沪语童谣为基础改编的音乐剧,全剧95%普通话、5%沪语。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徐俊执导,联合知名编剧和作曲家组成强大创作团队,大胆启用儿童演员,经过专业训练担任主要角色。作品讲述了一个适合阖家观看的感人故事——小学生小宝最爱的外婆生病了,于是他与小伙伴一同踏上了挽回外婆生命的旅程……
YOUNG剧场《摇啊摇》宣传视频
国内首部
原创沪语童谣音乐剧《摇啊摇》
时间
年8月27日(周六)
16:00-17:10(第一场)
19:30-20:40(第二场)
地点
YOUNG剧场主剧场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号)
时长
70分钟(无中场休息)
票价
80
(试运营公益场)
出品制作
小顽家儿童戏剧
小顽家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出品人陈丹丹凌伶
编剧/作词何雨婷
导演徐俊
作曲徐肖
制作人徐奕
舞美设计朱嘉君
声乐指导陈丹丹黄瑞珺
服装造型设计周月
编舞梁燕妮
舞蹈指导罗雪
舞台监督张猛
音效设计郝宇
执行制作苏子航
宣传市场许佳佳王玉姗
演出统筹邵艳耿嘉辰俞丽华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吾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朗朗上口的经典沪语童谣,是童年的调调,是外婆的调调,更是音乐响起,就让人内心柔软的调调!
剧中全新改编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旋律贯穿始终,伴随剧情的起伏多次出现,朗朗上口的童谣随着苏州河水弯弯绕绕,唱出了几代人的历史、回忆和温情。不仅如此,《摇啊摇》还加入丰富的现代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剧唱段《WhatshouldIdo》《生命法则》《奔跑》等,是一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可以跟着唱的、适合全年龄段观演的音乐剧!
祖孙之间无私给予的爱,是《摇啊摇》的情感主线:主角小宝选择与外婆一起,走遍了苏州河上的每一座桥,由此连接起沪语童谣,将上海记忆、江南特质一一呈现。剧中小宝为了拯救外婆与死神对抗,最终获得胜利,其魔幻色彩与传达的亲情、勇气也使作品独具创新。
曲目单
01.《暑假暑假》《摇啊摇》
02.《WhatShouldIDo》
03.《生命的法则》
04.《WeAreLife》
05.《童谣合集》
-《摇啊摇变奏曲(一)》
-《酱油蘸鸡萝卜烧蹄膀》
-《啋咚啋》
-《一歇哭一歇笑》
-《卖糖粥》
-《小八腊子开会了》
06.《奔跑》
07.《点亮》
08.《总想着明天》
09.《再见》
10.《摇啊摇变奏曲(二)》
11.《暑假尾声》
《摇啊摇》由平均年龄8岁的孩子们演绎毛毛、日游神、小鬼、染色体、同学们等个性角色,20余个孩子经过专业选拔+音乐剧训练,完成全剧八个场景、十余首原创音乐剧歌曲和经典沪语童谣。
导演徐俊希望通过这部剧传递给观众一个理念:孩子们没有“不可能”,通过“让孩子去演孩子”来表现音乐剧中的角色,用他们最自然、最质朴的表演和演唱给观众带去欢乐和感动。
《摇啊摇》中创新性地加入魔幻色彩,日游神、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染色体、魔童学院等新奇设定,主角在瑰丽的奇幻空间和动人的现实生活之间穿梭,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孩子们的想象。
重金打造的百老汇级舞台,摒弃了一般儿童剧的实景舞美形式,用抽象的线条、块面和灯光营造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从欢快的假期初医院病房,从小宝温暖舒适的家变换为苏州桥。而服装造型团队花费四个多月精心设计角色,新奇有趣的妆容也将角色诠释得更加有趣可爱。
“
媒体评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童谣育一方人,沪语童谣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童年:《笃笃笃》《小巴腊子开会了》《猜东猜》《小皮球》……而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市井街巷的歌声,如今被正式搬上了舞台,继续传承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文汇报》
“摇啊摇,摇啊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沪语童谣,经由现代的编曲风格,既是孩子们的启蒙,亦是父母的“家园寻根”。
——《上观新闻》
“
观众评论
“剧中好听的童谣分分钟带我回童年。”
“这是部很好哭的戏,青少年演员催泪演绎。”
“剧中的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爆笑有趣!”
“珍惜当下,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朋友说很好看,因为有很多熟悉的童谣。意料之外的是剧情竟然还把大家都感动哭了。孩子们经过短期训练能够唱得这么好!全剧一直在唱歌,祖孙三代那段直接泪崩,适合全家观看。”
童谣是人们
与一片土地最美的连接方式。
在这个暑假的尾声,
让我们在《摇啊摇》的歌声中,
重返童年吧~
温馨提示
原标题:《YOUNG剧场即将试运营,公益场演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