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CTAMRA筛查脑中的定时炸弹脑

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 http://m.39.net/pf/a_4541984.html

病史

男性,54岁

相关病史:体温36.7℃,脉搏88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95mmHg,高血脂,高血压2级。

01

扫描方式+图像

头颈部CTA联合扫描GERevolution排螺旋CT

去骨后局部VR及MIP图像,右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大小约5.4×4.1mm,颈宽约2mm瘤体向内侧凸入鞍上池。

CTA原始图像及MPR/VR重建

DSA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介入栓塞

右侧颈内动脉眼段C6段动脉瘤,大小约4.84×4.13mm,颈宽约1.64mm,与CTA检查基本一致,在全麻下行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予以抗凝、抗脑血管痉挛及对症治疗。

02

诊疗过程及术后DSA/CTA复查

年3月12日在武汉平安健康(检测)中心CTA检测发现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

年3月18医院脑外科行DSA下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年6月21日行DSA复查,动脉瘤栓塞良好,未见新动脉瘤征象,未见弹簧圈移位或脱落,未见造影剂外漏;

年7月12日行CTA复查,动脉瘤栓塞良好,未见新动脉瘤征象;栓塞区可见金属弹簧圈,未见弹簧圈移位或脱落,无造影剂外漏。

脑动脉DSA造影.3.18

年3月18日脑动脉DSA造影,右侧颈内动脉眼段见动脉瘤影

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3.18

年3月18日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瘤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充填

复查头颈部CTA.7.12

年7月12日在武汉检测中心复查头颈部CTA,原脑动脉瘤处见金属弹簧圈影

CT平扫CTA原始增强图像CTA最小密度投影MIP

脑动脉瘤术后CTA去骨VR图

03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1.主要检查方法有CTA、MRA、DSA等;

动脉瘤可呈球形、圆形、椭圆形、葫芦形或水滴状,一般有蒂与载瘤动脉相连,直径超过25mm,为巨大动脉瘤;

2.常规颅脑CT平扫可发现较大动脉瘤,部分肿瘤边缘可见壳样钙化影,中央密度稍减低,呈“靶环征改变”;较小动脉瘤CT平扫较难发现;

常规颅脑MRI平扫可发现较大脑动脉瘤,可见与脑血管相连的瘤样流空信号影;较小者难以发现;

3.CTA为无创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可以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多方位重建及三维重建(MPR、VR、MIP等),清晰显示脑动脉瘤形态、大小、位置、数目;

4.MRA也是无创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也可以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多方位重建及三维重建(MPR、VR、MIP等)可以无需对比剂,若注入对比剂(CE-MRA)显示更清晰;

5.DSA是目前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具有一定创伤性,但能实时动态显示各级分支及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数目等,在CTA及MRA上可疑的动脉瘤可以利用DSA鉴别诊断;DSA可以对一部分动脉瘤栓塞治疗,相比开颅术创伤小。

04

既往CTA/MRA动脉瘤检查案例展示

CTA颅内动脉瘤展示

武汉影像中心病例-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脑动脉瘤

SSD透视下动脉瘤CTA-去骨VR显示动脉瘤

MRA颅内动脉瘤展示

武汉影像中心病例-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

MRA颅内动脉瘤展示

武汉中心病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MRA颅内动脉瘤展示

武汉中心病例-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

05

疾病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局灶性异常扩大,呈瘤样改变,发病率约为0.9%,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主要的原因,约占51%-70%。

病因:1.先天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占80%-90%,常发生在颅脑动脉分叉处,主要由动脉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占约10%-18%,常发生于40-60岁,主要由于动脉壁粥样硬化破坏动脉壁的内弹力层和中层,动脉瘤呈梭型扩张;

3.感染性动脉瘤,占约0.5%-2.0%,主要由于细菌栓停留在脑血管分叉处或终末处,引起血管壁炎性损伤,形成动脉瘤;

4.外伤性动脉瘤,约占0.5%,是颅脑损伤、手术创伤等直接伤及脑血管壁而形成的动脉瘤。

06

总结

CTA、MRA、DSA均对脑动脉瘤具有很高的检出率,目前DSA仍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

颅脑MRA无创、无需对比剂,无辐射,可用于常规脑动脉瘤筛查,可适用于高端体检。

CTA是无创血管造影方法,能够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结构,检查速度快,适用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疾病一类人群,但具有一定辐射及对比剂副作用。

DSA能进一步明确脑动脉瘤的诊断或有效治疗,但具有一定创伤、辐射及对比剂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文强.孙树珂.黄聪.脑动脉瘤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4(4):31-33.

2.张爱军.脑动脉瘤常规CTA和减影CTA的对照分析[J].健康世界.;.

3.邱广杰.脑动脉瘤CTA与DSA三维成像诊断的研究[J].医师在线.,22.

4.李忠信,于淑靖,祁俊华,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A与DSA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31(16):-59.

医生介绍

胡望福

平安好医医学影像中心共享阅片中心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工作近12年

先后发表文章8篇,参编学术专著1部

关于平安健康(检测)中心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是中国平安大医疗健康战略的重要成员,以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为导向,依托科研级的尖端设备、大师级的影像专家、纳米级的精密技术、五星级的客户体验和医疗级的健康检测,打造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和健康管理综合医疗服务业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创新型健康检测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fcs/23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