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Drescher教授
StateoftheArt:TreatmentofAorto-iliacOcclusiveDisease:EndovascularFirst1、人口老龄化带来增加PAD患病率以及经济负担
年的一项UK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将人群按年龄三组(0-19岁组、20-64岁和65岁以上),研究结果发现65岁以上人群在年与年的人口占比分别为5%和7%,到年这类人群将可能达到16%。而20-64岁人群相对稳定,0-19岁组逐渐减少。Peter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这与年Fowkes在Lancet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预示着PA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需要治疗的比率也将逐渐提高,同样带来的医疗与经济负担也随之加重。
2、年ESC指南推荐AIOD首选腔内治疗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症状性PAD患者中约3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IOD)。年JVS发表的AIODTASCII分型,基于这个分类建议TASCIICD病变不推荐腔内治疗。在欧洲血管外科协会发布的ESC指南,明确指出建议腔内治疗AIOD作为首选(推荐级别I,证据级别C),但对一些年轻患者仍建议首选开放手术。在Peter的诊疗中,也遇到过年轻的AIOD患者,且适合开放手术。
3、腔内治疗AIODs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优势
Peter教授指出,开放手术多年来作为治疗AIOD的首选,在AIOD患者中5年通畅率高,但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8.3%-12.2%)与死亡率(3.4%-4.4%)。而在年的一项系统性综述中,我们发现腔内治疗TASCCDAIOD患者的平均并发症发生率仅5.2%,死亡率发生低于2%,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
4、权威推荐腔内作为AIOD的治疗首选
年AHA/ACC指南,推荐腔内作为AIOD(间歇性跛行、严重肢体缺血)的治疗首选。EJVES发表的CLTI治疗指南也作出了同样的推荐。
5、腔内治疗AIOD,面临的选择
(1)stentvsPTA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单纯PTA还是放支架。一些20多年前的随机研究以及荟萃分析结果提示我们支架2年通畅率显著高于单纯PTA。STAG研究是最后一项关于腔内治疗髂动脉疾病是选择支架还是单纯PTA的多中心随机研究。STAG研究结果显示支架组与PTA组的两年通畅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PTA组的技术成功率显著低于支架组,且存在较高的并发症,PTA组中有很多最终不得不植入支架补救的患者。
(2)自膨式裸支架SESvs球扩裸支架BES
ICE研究
年JACC上发表的ICE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使用SES与BES治疗AIOD的有效性,时间为12个月。入组了共例中重度间歇性跛行的AIOD患者,其中髂动脉完全闭塞仅占16.5%,是相对“良性”的研究人群。最终发现SES组12月一期通畅率与免于TLR率均优于BES组。但细观研究数据我们发现,SES组植入支架的预扩率、后扩率、支架长度与直径均高于BES组,这些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
BRAVISSIMO研究
年发表在AVS的BRAVISSIMO研究,该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多中心研究。入组患者例。研究目的旨在比较TASCAB和CD患者腔内治疗的2年结果。植入的支架包括AbbottAbsolutePro与AbbottOmnilinkElite支架。研究结果发现SES(AbbottAbsolutePro)与BES(AbbottOmnilinkElite)均有非常高的初期通畅率,两组在初期通畅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6)。进一步,TASCAB两亚组比较,TASCCD两亚组比较,发现初期通畅率均良好(TASCA88%,TASCB88.5%,TASCC91.9%,TASCD84.8%)。I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肥胖和KISSING支架。因此认为,无论何种分型的AIOD,均可将腔内作为治疗首选。
一项意大利多中心临床研究
年发表在JEVT上的一项意大利的随机多中心观察研究,入组了例患者,TASCCD共占61%。早期观察终点(30d内)为死亡、血栓、重大并发症;晚期观察终点为一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和免于TLR率,观察时间2年。结果发现初期以及二期通畅率均几乎为%。统计分析发现患者合并COPD可能降低一期通畅率,覆膜支架的使用可能增加了再干预的可能性。再进一步看下这个研究,我们发现至年间,严重病变TASCCD使用腔内治疗的比率提高,球扩和自膨式覆膜支架的使用率也在提高。最终研究结论认为任何病变类型的AIOD患者使用支架植入治疗2年的有效性令人满意。因此对于任何一种TASC分型的AIOD,如合适,均推荐腔内治疗。
(3)支架的尺寸
这是年发表在HeartandVessel上的一项临床研究,研究数据源自日本的一项大范围的前瞻多中心注册研究。该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