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58岁,因右下肢剧烈疼痛、麻木、发凉、苍白6h就诊。既往有多年房颤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管闭塞性脉管炎B.动脉硬化性闭塞症C.动脉栓塞D.雷诺病E.深静脉血栓形成C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45岁以上者,常伴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受累动脉通常为大、中动脉。雷诺病表现为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时小动脉的阵发性痉挛。深静脉血栓表现肿胀、剧痛、青紫。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排除A、B、D、E。患者老年男性,多年房颤病史,右下肢剧烈疼痛、麻木、发凉、苍白,首先考虑诊断右下肢动脉栓塞。因为房颤病人附壁血栓脱落栓塞动脉的可能性相当高,患者表现“5P”征(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苍白)。2、女,59岁,高血压5年,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2年,5天前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疑诊为动脉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确诊的金标准是A.X线B.动脉造影C.CTD.MRIE.加强CTB解析:血管疾病确诊靠动脉造影。能准确的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枝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确定诊断和选择术式有重要意义。是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的金标准。3、女性,60岁。高血压1年,患者咨询老年人血压问题,请问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下列哪项不符合A.血压波动大B.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C.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D.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E.以舒张压增高为主E解析: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为:血压波动大、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容易有直立性低血压,尤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可加重左心室后负荷,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4、患者男,50岁。近10年后血压升高,血压最高为/mmHg,尿常规(-),眼底有动脉交叉压迫现象,心脏Ⅹ线检查提示左心室增大,应考虑诊断A.急进性高血压B.高血压2级中危C.高血压3级很高危D.高血压危象E.高血压脑病C解析:患者舒张压已达,说明是3级高血压有危险因素,属于很高危。5、男,2岁,急性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心血营系统可出现的反应是A.心肌收缩力减弱B.皮肤血管舒张C.心率加快D.骨骼肌血管收缩E.肠道血管舒张C解析: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对全身各部分血管的作用,不仅有作用强弱的不同,而且还有收缩或舒张的不同。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6、女性,60岁,便时诉胸闷,随即跌倒,呼之不应,皮肤发,最有助于确诊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停止B.皮肤发绀C.意识丧失D.心音消失E.桡动脉越动消失D解析: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桡动脉不属于大动脉;而意识丧失在特异性上明显不及心音消失。7、男性,60岁,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患者突然发生心脏性猝死,请问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A.主动脉瓣狭窄B.缩窄性心包炎C二尖瓣脱垂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E.频发室早D解析:心脏性猝死中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75%有心肌梗死病史8、中年男性路边突然晕倒,呼唤无反应,未扪及大动脉搏动,没有呼吸,下列处理措施错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D.拨打E.马上电除颤E解析:根据应试指南,当患者心脏骤停进行心电监测显示为心室颤动时才应立即进行电除颤。9、女,35岁,因食物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突然发生心脏骤停,ECG示:顽固性心室颤动,此时除常规处理外可加用哪种药物A.10%氯化钾B.50%硫酸镁C.10%葡萄糖酸钙D.呋塞米E.极化液C解析:急性高钾血症引起的顽固性心室颤动、低血钙或应用钙通道阻滞剂中毒者,可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5~10ml静脉注射(速度为2~4m/分)。在心肺复苏间期不应常规使用钙剂。10、患者男性,64岁,头晕、心悸4~5年。心尖搏动点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呈递减型,向心尖传导,在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早期杂音,股动脉可闻及射枪音,首先应想到的诊断为A.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以上都不是D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心尖抬举性搏动,第二心音主动脉瓣成分减弱或缺如,杂音为与第二心音同时开始的高调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早期杂音,故选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fcs/2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