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作者叶小荷
原标题:《豆瓣8.6,这部专拍癌症的国产纪录片,让人不敢再看第二遍:向死而生,是世间最悲怆的勇敢》
一部名为《生生》的纪录片,悄悄地上映了。这部豆瓣评分8.6的片子将镜头对准了癌症病人,在清淡的古典乐中,关于生死和离别的故事缓缓上演。癌症来的时候如山倒,如果说命运给人无数张面孔,身患癌症的人,无疑触碰到的是最痛苦的那一张。“你说怎么可以这么倒霉呢,人家都是天上掉馅饼,我是天上一坨狗屎砸脑袋上了。”
“那天做完彩超和核磁之后,大夫就说:你不用再检查了,已经可以确诊了。当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情绪就完全失控了。”
“我是陪我妹妹来检查病的,没几天之后我也没力气,结果确诊乳腺癌。”
医院癌症病房外的某角落,
每天都会有人来到“树洞小窝”,
对着窗外说话,有的十几分钟,
有的一两个小时,
他们都是不幸被癌症“挑中”的人。
一部专拍癌症的纪录片——《生生》
撩拨人们的神经,
无数人跟着镜头哭得稀里哗啦。
生与死之重,
让人不忍再看第二遍。
谁也无法预见,什么时候会抓到一把烂牌,最怕的是癌症来时如山倒。
连好好活着,都无法自己决定,世界上最无奈的事情莫过如此。
-JIMU-一、
觊瑜28岁就确诊得了乳腺癌,
等待手术期间,
她只有不停地
翻看儿子的照片来缓解焦虑,
“之前我一个同事是妇产科的医生,
四十来岁发现肺癌,
我发现这个毛病的时候,
就比较悲观,
因为我那个同事
也是只活了四十来岁就走了,
我觉得自己这个(病)来得太快了。”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能够在确诊后尽快进行手术,是一种幸运,而做手术的目标,一是切除癌症肿瘤,二是确认一下其他部分,如果没有发现癌细胞,才能安下心来。
因为如果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癌细胞,就说明癌细胞转移了,这场仗还得重新打,这也是觊瑜非常害怕进手术室的原因:
“就担心手术出来后,发现癌症转移,可能就没几天好活了,跟家人告别的时间都会很短......”
真正进入手术的时候,觊瑜老公坐在凳子上心急如焚。
他是一位外科大夫,知道妻子乳腺淋巴结里有癌细胞意味着什么,手术中途他跑到手术室外,想要离妻子更近一些。
手术进展还算顺利,
肿瘤被切除之后,
在其他组织里也没有发现癌细胞。
出手术台后,觊瑜一遍一遍确认自己癌细胞没有转移后,终于踏踏实实地睡了一个觉。
之后整整两个小时,老公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
这段经历,这对小夫妻或许从不愿想起,但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手术后第三天,医院批准院外疗养。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觊瑜那样幸运,对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手术仅仅是治疗的开始。
就像元春,36岁,她确诊患上乳腺癌,当她得知自己患病之后,医院里穿梭做检查之外,她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了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上,在和癌细胞打仗前,她得把自己捋顺了。
她也听到过有70多岁的老人确诊乳腺癌,治疗后又活了二十年,她劝慰自己“或许得这个病或许不是一件坏事,这也许是生活新的开始,让人更好地思考自己,思考生活,让自己对未来有更好的期许。”
尽管人非常乐观,但是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癌细胞发生转移,已经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后续她会面临一系列的化疗,呕吐、掉发......这些并发症都可能会出现。
未来将怎样,还未可知。
二、
11岁那年,梦帆腰部长了一个包,
后面越长越大,
诊断是骶骨部位骨巨细胞瘤,
因为肿瘤巨大,
又长在骶骨血管和神经丰富的区域,
医院都不敢接收。
因为肿瘤压迫神经导致了肠梗阻,
梦帆大便需要四五个小时,
来到北京求医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
医院骨肿瘤科室医生确定的方案是做四次栓塞介入术,如果瘤体缩得足够小,就有可能做手术。
动脉栓塞介入术风险很大,而且特别痛,究竟多痛呢?
它是一种穿刺手术,局部麻醉之后,
通过堵住给肿瘤供血的动脉,
减少对瘤子的供血,使其萎缩,
只有让瘤子缩得足够小,才有继续手术的可能。
手术途中梦帆疼得直抹眼泪,而整个过程也是对医生的考验,找血管、加针,慢慢靠近栓塞点,反复核准位置,输入栓塞材料......每一步都得慎之又慎,不然就很可能会血管破裂、出血。
“主要是小孩血管太小了,跟成人的血管长得不一样。”
幸好,两次栓塞介入术之后,
趴了五年的梦帆终于
可以坐起来吃一顿饭了,
梦帆的妈妈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主治大夫杨毅看到孩子能单腿站着,比孩子还高兴,让梦帆多站着走一走,和科室的医生们讨论之后,决定尽全力争取为孩子手术。
因为肿瘤长了五年,实在太大了,只能尽力把肿瘤往外掏一些出来,不能全切除,涉及的位置特殊,全部切除的话,孩子大便神经也不行了。
无论怎样,四个月的北上求医,算是有了一些结果,趴了五年的梦帆,终于有了盼头,不用每天度日如年了。
三次栓塞后,梦帆终于能自己走几步了,梦帆爸爸说,以前女儿24小时只能睡在床上,最痛的时候只能把脑袋往头上撞,当听到女儿疼得叫,问自己“爸爸怎么办”,他心疼得不行。
但这还不是治疗的终点。
为了让后续手术顺利进行下去,医院尝试给梦帆做抑制肿瘤生长的靶向治疗,希望能够抑制肿瘤生长,但是复诊后医生却发现没有任何效果。
而即将到来的那场手术有个弊端,手术切除肿瘤后,大小便的功能可能一定程度受到影响,脚的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医生也不敢打包票做完手术就跟正常人一样:
“我们会尽可能给你留最高位,因为时间比较长了,腰椎变形得也比较厉害了,就怕做完之后,大小便功能会更差,可能会终身插着尿管,现在她起码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
还有一个选择是做放疗,局部肿瘤控制率在60%,但是有20%可能性,在放疗之后癌细胞会恶变,好处是能够留住所有神经。
这道选择题放在任何人面前,都会无从选择,但是要想站着回家,必须做出选择。
父母都犯了难,小姑娘也躺在病床上抹眼泪。
天空阴云密布,活着,太难了。
后来,一家人去北京的公园走了走,拍了全家福,在走走停停间,暂时将烦恼抛却在脑后了。
癌症的到来,让一家人的快乐时光也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痛苦太过沉重,还是拽住当下点滴的快乐吧。
在最后一次栓塞手术之后,
妈妈问女儿以后会做何选泽,
梦帆在手机上画下了一只机器猫,
她相信未来医生会像机器猫一样,
想到治疗的办法。
三、
同样被癌症盯上的秋园,是一个模样俊朗的小伙子,他在16岁上患了骨癌。
这种癌症很狡猾,经常会和青少年的生长痛混淆,所以发现的时候会比较晚,也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小伙子就是这样的情况,医院的时候,腹股沟淋巴结都肿。
晚上经常被癌细胞折磨着,疼得睡不着。
为了让肿瘤尽量缩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医院为秋园制定了几个周期的化疗,一个周期21天。
经过几次化疗之后,小伙子的头发都掉光了,面对摄像头,他还是带着同龄人的青涩:
“年轻人嘛,不可能出去没有腿没有手吧,医院听到这个消息就气哭了,虽然家人都陪在身边,但我总觉得很孤单,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包袱。”
无数次憧憬能走出大山,没想到第一医院,一躺就是半年,因为生病,小伙子经常大喊大叫大哭,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够经过手术之后,就把病魔切除了,
“在医院躺着太无聊了,经常就是在崩溃的边缘。”
四天后就是手术了,爸爸做秋园最爱吃的土鸡汤,他也打不起精神,因为他刚去楼下跳楼梯时踩滑了,狠狠摔了一跤,连简单的行动都无法自己完成,对一个16岁的小伙子来说,这太憋屈了,“只能忍。”
因为这次摔跤,秋园的保肢手术得往后延迟了,因为摔跤伤到了肿瘤旁边的组织,出现感染。
一边化疗,一边等待手术的到来,秋园有些不高兴:“每次打化疗药,天天都要打止吐针,那个止吐针打着很难受。”
秋园的腿经过化疗却没有看到明显的消肿,医生说,如果腿一直不消肿,要保住腿就比较困难了,只能截肢。
见多了的医生劝慰家长:“截肢了戴个假肢,不影响学习,工作,开车。”
医生走后,孩子崩溃了:“做了那么多次化疗,就是想要保住腿,却还是要截肢,爸爸,我不想要听到那种话。”
秋园想跟一个正常人一样活着,对一个16岁的小伙子,现实变得太快了,他有时候想想,自己宁愿生活在梦里。
不保肢,孩子这么年轻,才16岁。
一想起自己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违背良心的事情,儿子却生了这种病,在镜头面前一直很冷静的秋园妈妈终于还是绷不住泪如雨下。
秋园的腿还是没保住。
在一次请求妈妈帮自己抬一下腿,没有受到妈妈及时的帮助之后,小伙子哭了。
截肢以后,秋园的情绪一直很低落,他只能坐轮椅,还得等着伤口恢复了才出院,他经常朝着父母发脾气,让他们“滚”,秋园妈妈也经常被儿子骂到大哭。
癌症面前,没有人生来就是强者,而时刻面对疲惫和沮丧,却成了16岁少年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现实却总是残酷到令人发指,截肢之后,秋园的病情却又恶化了,癌细胞发生了肺部转移,过段时间可能又得做一场肺部手术。
秋园告诉摄制组,过几天医生会在他肺上插两个管子,来北京9个月了,他特别想家。
转眼一年过去,秋园17岁了,医院过了。
小男子汉又挺了过来,在经历了长达近一年的治疗,截肢手术以及肺部插管手术之后,秋园脸上却还能看到微笑,却让人心疼极了。
病房的病友和医生给秋园过了一个生日,
经过肺部手术的小伙子
脸上见到了许久不见的笑容,
脸色也比之前好些了,
孩子跟父母也“和好”了。
四、
在医院的肿瘤病房,悲欢离合,每一天都在这里上演。
人生无常,运气不好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抓到一把烂牌。
化疗十八次,也没觉得难受得要死,“因为我觉着再难也得闯”,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背对着镜头的一位阿姨,还是忍不住哽咽了。
曾经也是医务工作者的一位癌症病人对着镜头说,平时劝病人的时候,总是安抚对方说原位乳腺癌没事的,但是真正听到“癌症”这两个字和自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却觉得它太沉重了。
成年人患癌,尚且无法背负,更何况是年少的孩子。
在本该做梦的年纪,遭遇苦难,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承受痛苦,在等待和选择之间彷徨,在疲惫和沮丧中寻找一点点微光。
如果说命运给人无数张面孔,身患癌症的人,无疑触碰到的是最痛苦的那一张,越逼近死亡的时候,活着也好难。
来去不止,生生不息。
当生活欺骗了你,把谎言撕成碎片,踏着碎片走下去,这却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太过“悲怆”的英雄主义。
本文图片截图自《生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豆瓣、纪录片《生生》-JIMU-
-点下面,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我司:董骏新年语
谢群聊网贷
好看:互金颜值巅峰
积木APP
积木web
政策:银行存管
社保卡
破除刚兑
政策红包
财商:睡后收入
信用卡
北京10套房
涨薪
个人:时间管理
语音狂魔
三份收入
小程序
趣谈:雾霾经济
星巴克
演唱会
小确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