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图文攻略助你轻松选出肝癌最佳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上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三位。全世界每年约有的新发病例、每年约有病例死亡。由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

肝癌的治疗手段很多,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表1)。本攻略基于匹兹堡医学中心MashaalDhir发表于AnnalsofSurgery最新综述详细阐述各种治疗方式的适应症及各自优势,以便大家全局掌握肝癌的治疗选择。

表1肝癌治疗手段汇总

肝脏局部切除

适应证:1.HCC无肝硬化;2.肝硬化背景的HCC一般需满足肝功能ChildA级、无门脉高压、MELD(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评分小于10。

禁忌证:肝功能ChildC级、肝功能ChildB级伴有门脉高压

需要注意的问题:

1.肝脏剩余体积(FLR):一般建议肝脏手术切除后FLR至少大于40%。总肝脏体积(TLV)估算主要依靠CT,TLV(cm3)=-+*体表面积(m2)。当FLR介于35-40%时可以考虑通过门静脉栓塞(PVE)来增加肝脏体积,Meta分析结果(N=)显示通过PVE使得FLR达到手术切除要求的成功率达到96.1%;

2.解剖切除与非解剖切除:证据显示对于2-5cm的HCC首选解剖切除,对于无法耐受解剖切除的HCC才考虑非解剖切除;

3.巨大HCC(大于10cm):此类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5%-45%,无复发生存率为15-35%。此类患者往往伴随大血管侵犯、肝硬化、多发病灶、组织分级低、AFP水平高等情况,很多时候需要通过PVE、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前降期后才能切除故预后较差;

4.腹腔镜肝切除:自年首例腹腔镜肝切术后,这一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一项例腹腔镜肝切研究表明其与开放手术1、3、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一致;

5.预后:肝脏切除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为25%~50%,如前述多发病灶或者巨大HCC预后较差,小肝癌HCC(小于2cm)效果较好5年总体生存率可以超过50%;6.在临床诊疗实践中,AFP阴性且直径小于2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很难明确。特别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了AFP阴性的肝脏结节,难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以及恶性转化的时间和几率。

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供肝短缺问题制约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实现供肝的合理利用,目前提出了许多肝癌肝移植的标准,较重要的列举如下:

米兰标准:HCC单个直径<5cm;3个或者3个以内病灶且每个<3cm;没有肝外扩散及大血管侵犯;UCSF标准:HCC单个直径<6.5cm;3个或者3个以内病灶且每个<4.5cm;多个病灶肿瘤累计直径<8cm;杭州标准:肿瘤累计直径<8cm;肿瘤累计直径>8cm,AFP≤ng/ml且组织分化为中高分化;没有肝外扩散及大血管侵犯。

米兰标准是年提出的,是影响肝移植最深远的标准,但其对HCC的大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将大部分HCC患者排除在移植标准以外特别是中国大部分患者失去了移植机会,郑树森院士领衔的移植团队,充分总结多年的临床和科研经验,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适合国人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将受者范围扩大了52%但保证了和米兰标准类似的5年总体生存率。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米兰标准内肝功能ChildA级的HCC到底是进行肝脏局部切除还是移植仍存在争议:大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这部分特殊病人肝脏切除与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相近,10年生存率移植优于切除。但肝脏局部切除后肿瘤复发率高于肝移植,而肝移植需要很长的供肝等待时间,在等待期间疾病可能进展,另外肝移植后一般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

2.术前降期治疗:标准外的HCC患者通过降期治疗可以重新获得手术切除或者移植机会。单个肿瘤直径在5-8cm之间;2、3个病灶直径小于5cm且累计直径小于8cm;MRI或者CT显示无大血管侵犯可以考虑降期治疗。降期治疗有效的标准为治疗后符合米兰标准且AFP下降超过ng/ml。

3.移植等待过程格外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fcs/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