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癌的患者,多数最先想到的是手术切除,但手术切除后,许多患者都面临着复发的风险。
肝癌容易复发,这与术前可能已存在微小播散灶或者多中心发生有关,故所有病人术后需要接受密切随访。
一旦发现肿瘤复发,根据肿瘤复发的特征,可以选择再次手术切除、局部消融、TACE、放疗或系统治疗等,延长病人生存期。
对于高危复发者,有临床研究证实术后TACE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能发现并控制术后肝内微小残癌,但该结论需要进一步证实。
此外,对于伴有门静脉癌栓病人术后经门静脉置管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也可延长病人生存。
尽管有临床随机研究提示,干扰素α可减少复发延长生存,但仍存争议,目前仅推荐应用于合并慢性乙肝背景的肝癌术后病人。
一般来来说,手术后每3-4个月进行B超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可明显提高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早期诊断比例。
肝癌为什么容易复发,复发后的肝癌又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与乳腺癌、肺癌等其他肿瘤相比,肝癌的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一般术后3年的复发率约为40%~50%,术后5年的复发率则高达60%~70%。
其次,复发的肝癌病灶通常不止一个,会多部位、多肝段的复发。
一种情况是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前不存在肝硬化,但肿瘤已经侵犯到肝脏的小血管和微血管,即便手术已经把可见的肿瘤切除了,但小血管、微血管里的癌细胞仍会在多个位置形成复发肿块;
另一种情况是患者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在肝癌的基础上还合并有肝硬化,这类患者的肝脏中除了可见的肿块,还隐藏有许多难以发现的微病灶,等做完手术后,这些微病灶受到手术的刺激作用,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很快生长起来。
术后复发的肝癌可以用哪些方法治疗?
一是再次手术切除:手术可以处理复发肿瘤,但因为复发后的肝癌往往有很多个,再次手术很难大面积切除肝脏,也很难切除干净;
不过有部分患者出现肺转移,如果病灶局限,行手术切除后,仍有患者得到长时间生存。
另外,患者之前做过一次手术,再次手术可能身体无法承受,这种情况下,很多患者不愿意再次手术,希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治疗。
这就要提到肝癌患者的第二种选择:微创治疗,微创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肝动脉栓塞术),这种方法是从下肢的股动脉或上肢的桡动脉插一根管子到达肝脏,把供养肿瘤的动脉血管堵上,肿瘤就会发生缺血坏死,同时,通过碘油将化疗药物灌注到肿瘤处,在不影响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杀死肿瘤细胞;
一般如果复发肿瘤为多发,则可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然后再补充其他方法。
第二种是化学消融,通常是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向肿瘤里注射无水酒精,使细胞迅速脱水、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杀死肿瘤细胞,但这种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少了;
第三种是物理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也是在B超或CT引导下,通过穿刺针的产热作用,将肿瘤细胞杀死。
如复发肿瘤不大,以射频为主的局部治疗方法最为合适,不但可以不用再次开腹手术而完全杀灭整个肿瘤,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更多的正常肝脏组织。微波消融也是肝癌术后复发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我们熟知的放化疗。
化疗包括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局部化疗就是上面说到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而全身化疗的有效率不足10%,并且副反应严重,多数患者都不会选择。
放疗通常作为补充治疗,对于特殊位置(如血管内、胆道内或邻近大静脉)的肝癌,无法实现微创治疗,或微创不能处理干净,可以选择放疗。
一旦肿瘤转移复发,可依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以及肝功能状况,同时考虑经济因素,合理应用再次手术切除、肝脏移植、化疗栓塞、放射治疗(主要针对淋巴结、肾上腺、肺部结节等转移病灶)、局部消融治疗(肿瘤最大直径小于5cm)、新的肝癌分子靶向药物(如多吉美)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多种手段联合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