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一位大咯血医院,CT显示双肺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表现,出血灶位于左上肺。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患者家属沟通后,急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
正常情况下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主动脉约平T5、6水平,在此处反复探查未果,考虑该患者支气管动脉起源变异,遂扩大寻找范围,最后发现左侧支气管动脉由左锁骨下动脉的分支胸廓内动脉发出,使用生物胶予以栓塞。术后患者病情仅稳定一天,再次发生咯血。内科给予药物止血治疗,病情稍稳定后,经医院治疗。医院CT检查发现,第二次出血部位为右肺,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经患者要求再次入我院观察。
入院第二天患者再次出现大咯血,12小时出血量ml,生命垂危。同患者家人沟通后,决定再次行介入治疗。术中发现该患者右侧支气管开口处有斑块附着,导管难以固定,多次更换导管并行导管重新塑形后,终于完成了抢救工作第一步,支气管动脉造影。造影显示右侧支气管动脉主干扩张并呈度扭曲,血管增生、紊乱供血范围广。为避免栓塞剂逆流栓塞其他器官及脊髓动脉栓塞截瘫风险,导管必须通过度旋转的血管扭曲段才能达到血管远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可用器材少,经过耐心反复尝试,导管终于通过扭曲血管达到理想位置,立即透视下缓慢注入栓塞剂直至血流停止后,为避免血流冲击血管再通,在支气管动脉主干又予以3枚微弹簧圈栓塞,再次造影证实血流完全阻断。现已术后一周余,在外五科、内一科、ICU、手术室、介入放射科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平稳,即将出院。
供稿:林永、郭晓军
编辑:杜昂
编审:任丽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