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2岁失聪,5分钟千手观音感动世界,

文/宁静致远说

今天是第30次全国助残日。中国残联制作的主题歌曲的《一个也不能少》正式发布。

这首由残联主席张海迪写词,盲人演员蒋灿作曲演唱,由艺术总监邰丽华监制的歌曲,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看到邰丽华的名字,立刻让我想起15年前春晚《千手观音》里那个漂亮灵秀的聋哑领舞者,那时候惊艳了多少观众!

15年过去,邰丽华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这一路走来,她凭借什么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引导残疾人前行呢?

01失聪不失志,向着梦想出发

身体的残疾不可怕,精神的残缺才可怕。

邰丽华的人生在她两岁时就设了一道坎,因为一场高烧,因链霉素让她进入了无声世界,懵懵懂懂到五岁才知道和别人不一样。

进入聋哑学校,邰丽华开始学习手语,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杨丽萍跳的舞蹈,感觉非常的美,突然间她觉得我虽然不会说话,不会用声音表达,但是我可以用我的形体,我的表情,我的动作表现美,表达我要说的话,于是决定要学习舞蹈。

恰好聋哑学校上律动课,老师弹着钢琴,踏着象脚鼓,把震动通过脚下的木地板传达给站着的孩子们,邰丽华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她沉寂的心门也打开了。

邰丽华的爸爸妈妈感受到了女儿对舞蹈的热爱,有一次,爸爸出差就给她买了一双白色的舞蹈鞋,邰丽华拿到舞蹈鞋,穿在脚上,在床上蹦来跳去,她都舍不得把鞋子弄脏。

有了梦想,又能感受到节奏的律动,还有了爸爸妈妈的支持,邰丽华感到她的春天来了。

一个正常人练习舞蹈,尚且要脱几层皮,而对于一个聋哑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邰丽华却把困难当做磨练自己的心性,考验自己的耐力,迎难而上。

在练习前,她总要先看别人的视频,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形体的转换,在练习时,她能够细心揣摩老师的意思,仔细的观察,认真的看手势,老师的手语,每一次从不掉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她又会去回看视频,重新来过,最主要的是凭借记忆,千百次的锤炼,反复,反复,再反复,练习,练习,再练习。

15岁时,邰丽华在残联的帮助下,进行正规的舞蹈训练,而此时她自己已经在聋哑学校学习了近十年的舞蹈。

虽然有一定的舞蹈功底,但是和正规的舞蹈班比无论是叉腿,提腿,手势都无法达到标准的位置,而且有许多基本功又要重新练过,特别是旋转技术,她更是一转就晕,学校的老师教给她基本的动作以后,只说了一句重复的去练习,过一个星期我来检查。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她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舞蹈厅排练,把老师教过的动作通过反复的记忆,再重复再记忆,把动作练得纯熟,而旋转已经能够达到几百个。

当老师来检查她的动作时,突然让老师感到很震惊,觉得她是一个可塑之才,而且有很高的悟性,于是决定让她跳《雀之灵》。

邰丽华凭借自己的执着和韧劲,坚持和磨练,他应该是把所有事情都想清楚了,才这么说,大家彼此不说终于能够上台表演《雀之灵》,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czz/24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