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岁-40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以月经过多和继发性贫血为主要症状。
治疗子宫肌瘤传统方法有药物和手术切除治疗,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因其创伤小、保留子宫、效果好等优势,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又一选择,已在北美及欧洲成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由于子宫肌瘤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高于正常子宫组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肌瘤血管被闭塞,肌瘤组织缺血缺氧后变性、坏死、纤维化、萎缩,从而缓解或消除其所伴有的一系列症状。由于正常子宫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高于子宫肌瘤,因此肌瘤会变性坏死而子宫不会。
医院介入平台开展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以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证实理想,患者术后3-6个月可见子宫肌瘤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伴随症状消除,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子宫的影响,让女性患者更加轻松的治愈子宫肌瘤。
案
例
重
现
47岁的李女士,在4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无明显不适,每年复查逐渐增大。1年前,患者出现小腹憋胀,小便频繁,经期延长,经超声提示:子宫肌瘤。因瘤体较大,压迫膀胱致尿频,期间口服各类药物、中药治疗无明显疗效,外院妇科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因恐惧手术,仍未进行治疗。
去年3月,患者出现自觉小腹憋胀,尿频症状加重。医院可以不开刀进行子宫肌瘤诊治,医院就诊,经普外科、妇科、介入平台三方会诊,决定行介入治疗。经行盆腔核磁检查,发现该患者多发子宫肌瘤,最大的约73.4mm(见图1)。
患者术前检查排除妇科恶性肿瘤,常规检查后,介入平台负责人张志勇为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造影(见下图)见子宫动脉增粗,分支增多,肌瘤染色明显,经导管注入栓塞剂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轻度下腹痛,对症治疗3天后出院。
找他责任审核:杨宇星
责任编辑:苏鸿雁
摄影:苏鸿雁
图文编辑:苏鸿雁丁志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