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
警惕肠系膜上动脉灾难
冬春季节,尤其北方的二三月,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更常有断崖式降温,这种交替的冷热会加剧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动脉夹层是其中之一,其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更易被忽视,但其危害性却不容小觑。
当前主动脉灾难同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肺栓塞被列为猝死的五大常见病因。主动脉发自于左心室,分为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是腹主动脉第二大分支,是消化道最重要的供血动脉,主要供血于空肠、回肠、回盲部、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因其临床罕见、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常易发生误诊漏诊。该病有发病急、进展快、腹部症状重、体征轻、病死率高等特点。初步易误诊诊为:胃炎、尿路结石、阑尾炎、胃溃疡等,慢性胆囊炎、恶性肿瘤等。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来自于心脏或近心端动脉壁的栓子,随动脉血流冲入并栓塞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所引起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夹层、慢性腹腔炎症(如慢性胰腺炎和各种血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等。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症状
单纯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患者无明显不适。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腹胀、腹痛,特别是进食后症状加剧,同时有些出现便秘。当症状逐渐加重时,腹痛会持续存在,多在脐周,疼痛往往无法明确定位,且任何体位均不能缓解,临床易误诊为肠梗阻。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状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在类。急性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部绞痛,难以忍受,伴有大汗,甚至休克;慢性表现为进食后出现弥漫性腹部绞痛。即使是身体健康、年轻人主诉“轻微不适”症状也需要认真对待,早期就诊。
近期,我院超声科接诊了5位急腹症患者,男性,年龄45-60岁,自述既往体健,其中2人降血脂药物治疗中。就诊时有上腹部腹胀、腹痛、大汗等症状,临床拟诊为阑尾炎、胆囊炎、胃炎并开具相应急诊超声检查,检查结果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或血栓闭塞。因此,如发现类似症状,立即就医做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1
病因
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囊性中层坏死、白塞病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节段性动脉中层坏死。高血压、饮酒、吸烟、动脉粥样硬化、酗酒、肥胖、负重和怀孕等,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2
诊断
临床遇到餐后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等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患者时,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尽早完善相关检查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关键。腹部血管超声及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MRI)检查,来评估夹层或闭塞血管波及的范围、严重程度;鉴别体内各处脏器是否发生缺血性损伤等。
3
治疗
该病临床病理生理变化快,如果病变发展迅速或发现、治疗不及时,可出现急性肠坏死、感染性腹膜炎等不可逆病变,甚至死亡。一旦确诊,及早干预是关键,应尽快手术。除了常用的保守+胃肠道休息+抗栓治疗外,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手段。
?保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肠外营养支持、控制心律和血压、以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禁食胃肠道休息主要是降低胃肠道对供血供氧的消耗以减轻肠道缺血,控制血压可以阻止夹层发展。
当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特别是出现远端肠缺血时应立即采用腔内治疗或手术治疗。
?腔内治疗:主要是指支架置入术将真腔扩大,使假腔封闭,以保证肠系膜上动脉远端血流通畅,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开放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少,往往作为无法进行腔内介入治疗的最后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有切除病变肠系膜上动脉、肠切肠吻合、人工血管重建等。病情一旦发展到需要开放手术治疗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存在肠管坏死的程度了,预后极差。
4
预防
该病无法从病因上预防,但可以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戒烟、远离二手烟;
?积极治疗高血压,密切监测血压,健康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糖、高盐的食物;
?规律锻炼;
?若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
是否对肠系膜上动脉疾病有些了解呢
多多了解医疗知识
有益于我们健康生活哦!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