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8点,医院普外科收治了一位因“突发剧烈腹痛、腰痛8小时”的急腹症患者马先生。接诊的九院普外科项贤省主治医师诊查后发现马先生的症状重、但体征轻,不像是一般的急腹症,考虑是血管栓塞性疾病。随即,他紧急联系放射科为患者急诊做腹部血管CT检查。影像提示马先生的左肾动脉下极肾动脉充盈缺损,考虑是急性肾梗死,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不然肾组织将因缺血而坏死。
医院的九院血管专家普外科夏洪兵副主任医师为马先生查体后追问病史发现——原来马先生患有心房纤颤病史多年,一直口服华法林片,最近自行停用华法林片。“出现急性肾梗死,大概率患有心脏疾病,血栓来源于心脏,当前治疗的关键是尽早恢复肾脏血流,打通肾组织血管,做好抗凝及溶栓。”医院介入团队准备手术。
当天晚上,夏医生联合介入科团队为马先生急诊行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左肾动脉造影+置管溶栓术。术中通过介入方式精准插入导管,使堵塞的血管得到部分溶栓,术后继续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及尿激酶溶栓治疗。经过九院普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马先生的症状在术后第二天就完全消失了。两天后,为明确溶栓情况,夏医生为他行了第二次左肾动脉造影术,造影提示左肾动脉及其分支已完全显影,溶栓有效,肾功能完全恢复。得知自己的肾脏保住了,马先生及家人连连感谢夏医生的精准救治:“拔管后第二天就已经能下床进行活动,生活质量也没有影响,感谢九院普外科的医生护士们。”
据了解,马先生所患的急性肾梗死是肾动脉主干及分支的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肾组织缺血坏死的现象,临床非常少见。典型的急性肾梗死症状包括持续稳定的下背部、腹部或腰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然而同样症状也可见于尿路结石、肾盂肾炎或肿瘤及一些非肾脏疾病如心肌梗死、急腹症、胆囊炎等,所以临床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据文献统计,急性肾梗死的确诊率仅为40%,平均延误诊断时间为65.2小时,而最佳治疗时间应在发病后12小时内。对于此例,夏医生指出,CT血管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供应病变区域的血管闭塞和肾动脉血栓,可以作为急性肾梗死的首选诊断方法。
此外,医院先进的西门子DSA造影设备,目前九院普外科专家已能开展常规血管手术及介入治疗,包括: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取出术、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肢体动脉狭窄闭塞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微创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内脏动脉瘤微创支架及栓塞治疗、脾脏部分栓塞术、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肾动脉狭窄扩张术、各种血管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等。如有相关疾病诊疗需求,可至医院普外科门诊咨询就诊。
文、图/普外科夏洪兵
编辑/院办郑诚
审核/院办邵晓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