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独立完成两例

近日,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独立完成2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成功为患者排除了体内的“定时炸弹”。

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治疗过程往往凶险万分,且手术要求高,难度大,堪比心脏移植,医院很少开展对这种疾病的治疗。

医院血管外科有着技术高超的手术团队,更有业务精湛的麻醉团队、服务优质的护理团队、设备先进的导管室配合,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

病例1

年11月12日早晨,54岁的刘先生不慎跌倒后突发胸腹部疼痛,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就诊,急诊科诊断为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情十分危重。战胜病魔的过程是和时间赛跑的过程,在医护人员的建议下,刘先生转入血管外科进行治疗。

实施高水平的紧急手术方案,多团队协作配合拯救生命。患者入院后,血管外科团队予以控制血压、心率,同时进行止痛,维持生命对症支持。考虑到患者随时有病情加重,危及生命的可能,血管外科团队组织多次查房,充分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由于患者髂动脉破口较大,于是行主动脉及髂动脉腔内隔绝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高水平的紧急手术方案和多团队的协作配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手术后患者胸、腹部痛的症状立刻消失。

病例2

患者,女性,63岁,因“胸部剧烈疼痛2天”入院,完善心脏彩超及主动脉CTA检查后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III型。入院后急诊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胸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术前检查所见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

术前术后效果对比

重在“用心做事,竭力关怀”

患者目前恢复良好,胸部剧烈的疼痛终于解除,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家人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放松。特赠予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健康科普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即主动脉动脉壁夹层形成,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onaorticaneurysm)。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部位从心脏发出,一直到下肢两侧的大动脉病变。而夹层就是像外套的的外料和内衬中间被血流撕破了,而导致血流无法正常进入应该去的管道。而残留再夹层内无效的血,并且会使外面形成一个袋子越来越多,这就是主动脉夹层。该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极其凶险的一类急危重症,常常以胸痛腹痛来就诊,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或延误病情,致死率极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33%在24小时内死亡,50%在48小时内死亡,80%在一周内亡,75%死于主动脉破裂。此病一经确诊,凶险万分,相当于在病人体内埋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回天乏术。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约2:1至5:1。爱因斯坦、李四光、美国排球名将海曼这些名人都是因主动脉夹层破裂而去世。

传统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Debakey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I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B。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II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

临床表现:

1.疼痛

大多数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A型多见在前胸和肩胛间区,B型多在背部、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

2.高血压

大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患者因剧痛而呈休克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甚至增高。

3.心血管症状

夹层血肿累及主动脉瓣瓣环或影响瓣叶的支撑时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突然在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脉压增宽,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可引起心力衰竭。脉压改变,一般见于颈、肱或股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映主动脉的分支受压迫或内膜裂片堵塞其起源。可有心包摩擦音,胸腔积液。

4.脏器和肢体缺血表现

夹层累及内脏动脉、肢体动脉及脊髓供血时可出现相应脏器组织缺血表现,肾脏缺血、下肢缺血或截瘫等神经症状。

健康

-

1500047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czz/2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