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下肢股腘动脉介入治疗后闭塞再通的病例

严重下肢股腘动脉介入治疗后闭塞再通的病例之一

随着下肢血管内治疗的广泛开展,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手术并发症或严重的再闭塞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病人的病情更加危重、血管条件更差、临床处理更复杂,已经成为需要认真   医院就诊,行“左下肢动脉切开取栓+股腘动脉人工血管-小隐静脉混合搭桥”手术治疗,术后自觉左足疼痛有所改善,但由于切口感染经历了近天的治疗方才出院。

2周前患者再次出现左医院介入科就诊,查CTA提示左侧股腘动脉长段闭塞,人工血管未见显影(考虑闭塞)。

左侧踝肱指数(ABI)足底动脉0.52,足背动脉0.33。

  介入科谢宗贵主任组织讨论后认为患者左下肢仍有明显的缺血症状,存左下肢动脉成形术指征,但闭塞病变较长且跨越膝关节,不建议支架植入。拟采用方案:左侧股腘动脉减容(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

  医院目前尚未开展下肢动脉斑块旋切及药涂球囊(DAART)手术,因此在中医院放射介入科陈耀庭教授指导下完成股腘动脉DAART手术。

术者首先利用“钓鱼竿”等技术,顺利开通长段闭塞的股腘动脉,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旋即引入Turbohawk血管斑块旋切系统,将闭塞血管开通。

斑块旋切系统在股腘动脉内旋切

4mm×mm药物涂层球囊扩张

旋切出来4-5条黄白色的斑块组织

股腘动脉通畅

流出道胫后动脉非常通畅,胫前动脉中上段通畅并形成大量侧枝,因此足部血供明显得到有效改善。

足底动脉通畅,足部血管网较前增多。

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左足麻痛、背伸困难消失,左足肤色趋于正常,肤温较前升高,左侧腘动脉、足底动脉搏动可。术后:左侧踝肱指数(ABI)足底动脉0.97,足背动脉0.85。

  术后第一天彩超提示左侧股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血流通畅。

参与手术医师应用积极的策略,成功腔内开通闭塞的股腘动脉,并实施DAART,恢复血管的通畅和膝下血流。

目前对于糖尿病人股浅动脉的长片段梗塞的处理还是非常棘手:

(1)应用血管介入治疗,开通率低,再梗塞发生率高,有时还有可能破坏了股深动脉的侧枝;

(2)应用搭桥手术,由于流出道不可靠,且搭桥的血管容易再闭塞,失败率较高,同时手术创面大,术后创面愈合困难,其他并发症多。

中医院糖尿病足中心的内分泌科、骨科、介入科、血管外科等密切合作,严格掌握股浅动脉长片段梗塞的血管手术(包括介入或者搭桥)的指征及精心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尤其是陈耀庭教授应用多种血管内介入的方法对于股浅动脉长片段梗塞的病人治疗获得了比较好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尤其是在股浅动脉真腔内开通闭塞血管的情况下,DAART手术能有效延长再通血管的远期通畅率,减少后续血管再闭塞治疗带来的难度,达到了减轻此类病人的痛苦、促进足部创面愈合、减少踝关节以上截肢的目的。

下图中,左图是我们中心(中医院糖尿病足中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czz/2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