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考点真题考研倒计时14天

生理

1.NX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有

A.左心功能不全

B.输液过多过快

C.静脉回流加速

D.卧位转为立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C

[考点定位]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P)“中心静脉压较低,正常波动范围是4~12cmH?O,其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若心脏射血能力减弱(如心力衰竭),右心房和腔静脉淤血,中心静脉压就升高。另一方面,如果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或回流速度过快(如输液、输血过多或过快)(BC对),中心静脉压也会升高”。(P)“如左心衰竭时,左心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A错),以至于血液淤积在肺部,可引起患者肺淤血和肺水肿”。(P)“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D错)。

[题眼解析]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若心脏射血能力减弱(如心力衰竭),右心房和腔静脉淤血,中心静脉压就升高。另一方面,如果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或回流速度过快(如输液、输血过多或过快),中心静脉压也会升高(BC对)。左心功能不全时,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一般不影响体循环和中心静脉压(A错)。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D错)。

[知识拓展]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其正常波动范围是4~12cmH?O。中心静脉压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和静脉回心血量,在临床上常作为判断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监测指标。

2.N55A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

B.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

C.容纳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

D.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

E.静脉有较高的可扩张性,对血流阻力较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P)“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数量多、管壁薄、口径大、可扩张性大,故其容量大。在安静状态下,静脉系统可容纳60%~70%的循环血量”(C对)。(P)“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P)“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因此血液从微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压力仅降低约15mmHg。这与保证静脉回心血量的功能是相适应的”(E对)。(P)“体内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支配”(A对)。

[题眼解析]当人体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故回心血量受体位变化的影响(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除毛细血管外,血管壁都有平滑肌分布,都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支配(A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肌源性活动,当其扩张时,可发生紧张性收缩(B对)。静脉系统容纳机体60%~70%的循环血量(C对)。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因此血液从微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压力仅降低约15mmHg。这与保证静脉回心血量的功能是相适应的(E对)。[知识拓展]静脉回心血量在单位时间内等于心输出量,其取决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血流阻力。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主要有: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体位改变、呼吸运动。

3.NX可使静脉回流加速的因素有

A.从卧位到站立

B.注射肾上腺素

C.慢速跑步

D.浸泡在水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CD

[考点定位]静脉回心血量。(P)“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A错)。(P)“心肌收缩力增强时,由于射血量增多,心室内剩余血量减少,心舒期室内压就较低,从而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增强,故回心血量增多”(B对)。(P)“当下肢肌肉进行节律性舒缩活动(如跑步)时,下肢肌肉泵每分钟挤出的血液可达数升。这时肌肉泵的做功可一定程度地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对心脏泵血起辅助作用”(C对)。

[题眼解析]注射肾上腺素后,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射血增强,心腔内残留血液减少,心舒期室内压较低,从而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作用增加,回心血量增多(B对)。慢速跑步时,下肢肌肉节律性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产生挤压作用,因而静脉回流加速,骨骼肌和静脉瓣膜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C对)。跨壁压是指血液对管壁的压力与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之差,身体浸泡在水中,跨壁压减小,有利于静脉回流(D对)。体位改变主要影响静脉的跨壁压,进而改变回心血量。当体位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A错)。

[知识拓展]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主要有: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体位改变;呼吸运动。

生物化学

1.N5A下列哪种化合物中不含高能磷酸键

A.1,6-二磷酸果糖

B.二磷酸腺苷

C.1,3-二磷酸甘油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磷酸肌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ATP与高能磷酸键。(P)“表6-4一些重要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的标准自由能”(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题眼解析]1,6-二磷酸果糖分子中含有的两个磷酸酯键均为普通磷酸酯键(而不是高能磷酸键),其水解时自由能变化小(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那些水解时能释放较大自由能的含有磷酸基的化合物,通常其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5kJ/mol,并将水解时释放能量较多的磷酸酯键,称之为高能磷酸键。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可记忆为以下四种:①NTP、NDP(B对);②含有CoA的化合物;③可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如1,3-二磷酸甘油酸(C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对)、琥珀酰CoA;④磷酸肌酸(E对)。

[知识拓展]常见的含高能磷酸键的有:ATP、GTP、UTP、CTP、ADP、UDP、GDP、CDP、磷酸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焦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葡糖-1-磷酸。此外,有些化合物名称中含“磷酸”,却并非高能磷酸化合物,如三磷酸肌醇、3-磷酸甘油酸。

2.NX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A.1,6-二磷酸果糖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三磷酸肌醇

D.磷酸肌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D

[考点定位]能量的储存与利用。(P)“表6-4一些重要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的标准自由能”。

[题眼解析]高能磷酸化合物指那些水解时能释放较大自由能的含有磷酸基的化合物,例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氨基甲酰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肌酸、乙酰辅酶A等(BD对);三磷酸肌醇可以作为外源性信息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称第二信使。1,6-二磷酸果糖与三磷酸肌醇中均不包含高能磷酸键,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AC错)。

[知识拓展]常考有数字的高能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和1磷酸葡萄糖。其他有数字的都不是:3磷酸肌醇,1,6二磷酸果糖,2,3二磷酸甘油酸→不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3.NX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A.1,6-二磷酸果糖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三磷酸肌醇

D.磷酸肌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D

[考点定位]能量的储存与利用。(P)“表6-4一些重要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的标准自由能”。

[题眼解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磷酸肌酸都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这些高能磷酸键水解时,产生的能量使ADP磷酸化,合成ATP而供给机体能量,所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磷酸肌酸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BD对)。1,6-二磷酸果糖和三磷酸肌醇中的磷酸和分子主干连接的方式不是高能磷酸键的方式,而是以磷酸酯键的方式连接的,所以它们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AC错)。[知识拓展]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5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机体内有许多磷酸化合物如ATP、1,3-二磷酸甘油酸、氨基甲酰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等,它们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时,可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这类化合物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病理

1.N45A使用正压静脉输液时,可能发生的栓塞是

A.血栓栓塞

B.空气栓塞

C.肿瘤栓塞

D.脂肪栓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空气栓塞。(P57-P58)“空气栓塞多由于静脉损伤破裂,外界空气由破损处进入血流所致。如头颈、胸壁和肺手术或创伤时损伤静脉、使用正压静脉输液(B对)以及人工气胸或气腹误伤静脉时,空气可因吸气时静脉腔内负压被吸引,由损伤口进入静脉。”

[题眼解析]空气栓塞多由于静脉损伤破裂,外界空气由破损处进入血流所致。如头颈、胸壁和肺手术或创伤时损伤静脉、使用正压静脉输液以及人工气胸或气腹误伤静脉时,空气可因吸气时静脉腔内负压被吸引入血,造成空气栓塞(B对)。脂肪栓塞的栓子为脂肪滴,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等(A错)。肿瘤栓塞常见于晚期肿瘤,肿瘤细胞脱落阻塞血管所致(C错)。血栓栓塞为血栓栓子脱落所致(D错)。

[知识拓展]①栓塞为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物称为栓子。根据栓子的不同,栓塞分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和其他栓塞。②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气体栓塞。前者为空气栓塞,后者是在高气压环境急速转到低气压环境的减压过程中发生的气体栓塞,称减压病。

2.N36A关于栓塞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进入血液的癌细胞均可形成转移癌

B.脂肪栓塞均由创伤引起

C.羊水栓塞不会引起死亡

D.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

E.减压病是氧气栓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P57)“在非创伤性的疾病如糖尿病、酗酒和慢性胰腺炎血脂过高或精神受强烈刺激,过度紧张使呈悬乳状态的血脂不能保持稳定而游离并互相融合形成脂肪滴”(B错)。(P58)“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严重并发症(1/),死亡率大于80%”(C错)。(P56)“造成肺动脉栓塞的栓子绝大多数(95%以上)来自下肢膝以上的深部静脉”(D对)。(P58)“减压病又称沉箱病和潜水员病,是气体栓塞的一种…氧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被吸收,但氮气在体液内溶解迟缓,致在血液和组织内形成很多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引起气体栓塞,又称为氮气栓塞”(E错)。[题眼解析]下肢静脉的血栓可经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经肺动脉进入肺循环主干及分支,从而引起肺动脉栓塞(D对)。进入血液中的癌细胞并非都迁徙至其他器官形成转移灶,单个肿瘤细胞大多可被NK细胞消灭(A错),但和血小板凝集成团的肿瘤细胞,形成不易消灭的肿瘤细胞栓,与细胞内皮黏附,穿过血管内皮和基底膜,形成新的转移灶。脂肪栓塞可见于创伤性疾病,如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也可见于非创伤性疾病如糖尿病、酗酒和慢性胰腺炎、血脂过高或精神受强烈刺激,过度紧张引起悬乳状态的血脂不能保持稳定而游离并互相融合成脂肪滴(B错)。羊水栓塞的死亡率>80%(C错);减压病又称沉箱病和潜水员病,由于氮气在液体中溶解速度缓慢,在血管内形成气泡,引起氮气栓塞(E错)。[知识拓展]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或其节段。罕见的为脂肪滴、空气、羊水和肿瘤细胞团。

3.NB深度潜水快速上浮时可能产生的栓塞是

A.脂肪栓塞

B.氮气栓塞

C.空气栓塞

D.血栓栓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气体栓塞。(P58)“减压病又称沉箱病和潜水员病,是气体栓塞的一种。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气压环境,原来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成气泡。氧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被吸收,但氮气在体液内溶解迟缓,致在血液和组织内形成很多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引起气体栓塞,故又称为氮气栓塞(B对)”。

[题眼解析]减压病又称沉箱病和潜水员病,是气体栓塞的一种。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气压环境,原来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成气泡。氧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被吸收,但氮气在体液内溶解迟缓,致在血液和组织内形成很多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引起气体栓塞,又称为氮气栓塞(B对)。

[知识拓展]栓塞的类型有: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

内科

1.N96A女性,45岁。干咳、活动后气短、乏力2个月。2年前曾发现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因无症状未予诊治。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网状、小结节状阴影,双下肺呈蜂窝肺改变,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特发性肺纤维化

C.结节病

D.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结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P94)“90%以上的结节病累及肺脏。临床表现隐匿,30%~50%有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20%有气道高反应性或伴喘鸣音。3.胸外结节病(1)淋巴结:30%~40%能触及淋巴结肿大,不融合,可活动,无触痛,不形成溃疡和窦道,以颈、腋窝、肱骨内上髁、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2)皮肤:25%累及皮肤,表现皮肤结节性红斑(多位于下肢伸侧,6~8周内消散)、冻疮样狼疮和皮下结节等”。(P94)“表2-9-4结节病的胸部X线分期”。(P94)“HRCT的典型表现为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微小结节,可融合成球。其他异常有磨玻璃样变、索条带影、蜂窝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以及血管或支气管的扭曲或变形”(C对)。

[题眼解析]患者中年女性,干咳、活动后气短、乏力2个月,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2年。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网状、小结节状阴影,双下肺呈蜂窝肺改变,为结节病的典型表现,诊断结节病(C对)。鉴别:特发性肺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渐进性加重,常伴干咳,全身症状不明显,胸部X线显示双肺外带、胸膜下和基底部分明显的网状或网结节状模糊影,该患者影像学表现与此不符合(B错);肺结核,可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好发于肺尖部,原发感染可表现为“原发综合征”(肺门淋巴结、原发病灶),X线特点为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等,呈多态性,该患者与此不符合(A错)。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为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胸膜炎等改变,患者CT与此不符合(D错)。结节病的诊断应符合3个条件:临床和胸部影像表现与结节病相符合,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类上皮肉芽肿;除外其他原因。[知识拓展]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肺和淋巴系统,其次是眼部和皮肤。结节病的诊断应符合3个条件:①临床和胸部影像表现与结节病相符合;②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类上皮肉芽肿;③除外其他原因。

2.N46A女,48岁,胸闷,咳嗽4个月,无发热。胸部CT提示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双肺网格影及小结节影,双下肺少许蜂窝状改变。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支气管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最可能的结果是

A.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B.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且CD4?/CD8?比值增高

C.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且CD4?/CD8?比值降低

D.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结节病。(P93)“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肺和淋巴系统,其次是眼部和皮肤”。(P94)“表2-9-4结节病的胸部X线分期”。(P94)“其他异常有磨玻璃样变、索条带影、蜂窝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血管或支气管的扭曲或变形”。(P95)“BALF检查主要显示淋巴细胞增加,CD4/CD8的比值增加(>3.5)”(B对)。

[题眼解析]患者中年女性,CT见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双肺网格影及小结节影,支气管镜见支气管黏膜铺路石样改变,应考虑结节病。结节病为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BALF诊断率较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主要显示淋巴细胞增多且CD4?/CD8?比值增高(>3.5)(B对);BALF淋巴细胞增多且CD4?/CD8?减少多见于病毒性肺炎(C错);嗜酸性粒细胞多见于哮喘等变态反应(D错);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炎症,本例并无发热,感染的可能性小(A错)。

[知识拓展]结节病的诊断应符合3个条件:临床和胸部影像表现与结节病相符合,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类上皮肉芽肿;除外其他原因。

3.N45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为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且以CD8?淋巴细胞为主的疾病是

A.结节病

B.特发性肺纤维化

C.肺泡蛋白沉积症

D.过敏性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间质性肺疾病。(P90)“BALF细胞分析多表现中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细胞增加”(B错)。(P95)“BALF检查主要显示淋巴细胞增加,CD4/CD8的比值增加(>3.5)”(A错)。(P96)“过敏性肺炎…BALF检查显示明显增加的淋巴细胞”(D对)。(P97)“肺泡蛋白沉积症…BAL回收液特征性地表现为奶白色,稠厚且不透明,静置后沉淀分层”(C错)。

[题眼解析]过敏性肺炎急性期BALF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达对照组4倍。急性期早期肥大细胞增多,恢复后降至正常。淋巴细胞亦明显增多,其亚群以CD8?增多为主,CD4/CD8比值降低,CD57?和CD16?也增加。临床上认为BAL是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最敏感的检测手段。优于X线胸片及肺功能检查(D对)。结节病肉芽肿的中心主要是CD4?淋巴细胞,而外周主要是CD8?淋巴细胞,支气管镜下可以见到因隆突下淋巴结肿大所致的气管隆突增宽,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受累所致的黏膜结节。BALF检査主要显示淋巴细胞增加,CD4/CD8的比值增加(>3.5)(A错)。特发性肺纤维化BALF细胞分析多表现中性粒细胞和(或)嗜酸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增加不明显(B错)。肺蛋白沉积症BAL回收液特征性地表现奶白色,稠厚且不透明,静置后沉淀分层,BALF细胞或TBLB组织的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和阿辛蓝染色阴性可以证实诊断(C错)。

[知识拓展]间质性肺疾病(ILD)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以及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ILD可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外科

1.N84A下列哪种疾病与胃癌发病无关

A.萎缩性胃炎

B.胃溃疡

C.胃息肉

D.胃平滑肌瘤

E.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胃恶性肿瘤的病理。(P)“易发生胃癌的胃疾病包括胃息肉(C对)、慢性萎缩性胃炎(A对)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E对)”。

[题眼解析]胃平滑肌瘤是胃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胃体和胃窦部,由于其组织来源为间叶组织,因此不会发生癌变(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易发生胃癌的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胃溃疡等(ABCE对)。

[知识拓展]胃癌的类型:①早期胃癌:病变只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称小胃癌,5mm以下为微小胃癌。②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按Borrmann分型法分四型:Ⅰ型(息肉型,也称肿块型):为边界清楚突入胃腔的块状癌灶;Ⅱ型(溃疡局限型):为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的溃疡状癌灶;Ⅲ型(溃疡浸润型):为边界模糊不清的溃疡,癌灶向周围浸润;Ⅳ型(弥漫浸润型):癌肿沿胃壁各层全周性浸润生长,边界不清。若全胃受累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称皮革胃,恶性度极高,发生转移早。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为主,占一半,其次是胃底贲门部约占1/3,胃体较少。

2.NB预后最差的是

A.癌组织侵入黏膜下层并有淋巴结转移

B.癌组织直径2cm侵入胃壁肌层

C.癌灶侵出浆膜并有淋巴结转移

D.皮革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胃癌的大体类型。(P)“若全胃受累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称皮革胃(D对),恶性度极高,发生转移早”。

[题眼解析]皮革胃全胃受累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最差(D对)。癌组织仅仅侵入黏膜下层,虽然有淋巴结转移,对于胃癌来说仍旧可归类为早期胃癌(A错)。癌组织直径2cm,侵入胃壁肌层,已突破黏膜下层,为进展期胃癌(B错)。癌灶侵出浆膜并有淋巴结转移(C错),也为进展期胃癌。

[知识拓展]胃癌Borrmann分型:①Ⅰ型(息肉型,也叫肿块型):为边界清楚突入胃腔的块状癌灶;②Ⅱ型(溃疡局限型):为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的溃疡状癌灶;③Ⅲ型(溃疡浸润型):为边界模糊不清的溃疡,癌灶向周围浸润;④Ⅳ型(弥漫浸润型):癌肿沿胃壁各层全周性浸润生长,边界不清。若全胃受累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称皮革胃,恶性度极高,发生转移早。

3.N80A确定早期胃癌最主要的指标是

A.浸润深度

B.肿瘤直径

C.生长方式

D.是否淋巴转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胃恶性肿瘤的大体类型。(P)“早期胃癌:指病变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题眼解析]早期胃癌是指病变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可见确定早期胃癌最主要的指标是浸润深度(A对)。

[知识拓展]肿瘤直径为小胃癌和微小胃癌的诊断指标,直径在10mm以下称小胃癌,5mm以下为微小胃癌。消化道早期癌包括原位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

??

年终时机要惠学

研大双十二巨献

????

今天你打卡了吗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banguangwang.com/yczz/2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