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学和诊断学为基础的介入放射学,为介入医师快速准确判断患者病变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行规范合理的介入治疗时,医护人员也应做好全面完善的护理工作,防范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令患者预后获益最大化。为帮助医护人员深入了解放射介入护理工作的操作要点、提升自身护理水平,年8月21日,GE药业携手《门诊》成功举办“益护百影-放射介入护理学术会议”,特邀国内多位长期从事放射介入护理工作的护士长共同参与,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护理难点、重点,分享各自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线上同道奉上了一场放射介入护理领域的学术盛宴。
本次医院肖书萍护士长担任主席;重庆医院黄莹护士长、医院顾露护士长、医院陈冬萍护士长、医院赵娟娟护士长等担任讲者,共聚云端分享见解,同时启发思考。
肖书萍:CT增强中的安全事件及防范GELIVEONLINE
CT无创性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例如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胸部CT检查在新冠肺炎中的诊断举足轻重,其主要作用是早期发现病灶,筛查疑似病例,为病情的发展提供影像证据。近年来,由于CT增强检查的临床应用愈加普遍,CT检查室相关安全事件更应引起重视。在安全事件的预防、应对过程中,CT室护士身肩重任。肖书萍护士长依据多年放射科护理工作经验,对CT室安全性事件做了总结。药物相关事件:造影剂外渗、造影剂过敏、造影剂肾病、因CT检查前后未停用某些药品引发的不良事件,如二甲双胍等双胍类降糖药物;
患者病情相关的事件:低血糖导致的晕倒,主动脉夹层破裂,消化道疾病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较为虚弱,易出现意外等;
管道管理相关事件:涉及引流管、监护设备和管道、吸氧管、输液泵管、胰岛素泵及管道;
患者转运相关事件:跌倒、坠床;骨折部位固定不当,搬运导致再次损伤;
射线相关事件:主要涉及未成年人、敏感部位、孕妇等检查;
感染相关事件:呼吸道传染、接触传染等。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沟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护理人员须本着患者生命健康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对患者的伤害,或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此外,为更好地加强CT室管理、防范安全事件,护士长每月须组织相关人员对所发生的事件集中进行讨论,认真分析事件的根本原因,找出工作流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隐性或显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积极落到实处。赵娟娟:TIPS患者的健康管理GELIVEONLINE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有效办法,能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该技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分流和断流并举的优点,但同样具有一定缺点,具体表现在:肝硬化肝内网状支架易脱落,建立的通道易阻塞,反复肝穿易导致肝内动-静脉瘘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继发腹腔大出血等并发症。对于行TIPS术肝硬化患者,为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至关重要。赵娟娟护士长从多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TIPS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及体会。一、术后护理要点
术后体位: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休息24h;
饮食管理:术后禁食6h,酌情给予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清淡、易消化少渣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除。限制蛋白摄入(每日小于50g),1周内禁食高蛋白饮食;
抗凝治疗:预防分流通道血栓的形成,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物6个月左右,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主要涉及:血氨升高及肝性脑病,出血,发热,分流道狭窄或阻塞,肝功能损害,分流道血栓形成。
三、出院指导:术后健康管理计划饮食管理:术后2周内禁食动物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蛋白饮食。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适当进食豆制品。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第3-7周饮食中可每日添加适量鸡蛋,8周后恢复正常饮食;行为干预:(1)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每天坚持口服乳果糖;(2)适当运动,规律生活:指导患者腹部按摩,每日至少排便1次;家庭干预:教会患者家属分辨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表现,支持和帮助患者康复。黄莹:一例妊娠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反思GELIVEONLINE
临床中,血管外科疾病的专科化建设,与更专业的护理梯队及管理密不可分。“勿以事小而不为,细节决定成败”,黄莹护士长以“一例妊产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青肿)的护理反思”为题,分享了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方面的自我经验。(一)识症状、辨急诊:反应迅速,及时根据患者症状,识别是否为“急重症”,随后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二)开展专科护士培训,规范护理知识与操作。(三)知风险、多观察、勤沟通。例如,对于妊娠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注意以下内容:(1)抗凝问题——“漏服、多服、出血”:住院期间可开展品管圈,以提高住院患者服用抗凝药精确率;出院后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