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的症状,各个器官会产生一些病变,有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会明显的下降,所以老年人大多会出现行动迟缓的现象,正所谓“人老脚先衰,树老根先竭。”可引起老年人行动迟缓的疾病有老年痴呆症、帕金森、老年期抑郁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帕金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又称“老寒腿”。这是因为人上了年纪,又伴有高血脂、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逐渐形成,向血管内增生、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则供给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缺血而使下肢尤感寒冷。
老寒腿
早期患者经常会感到下肢怕冷,活动后下肢有疲惫感,但是休息后往往能缓解,因此大部分人都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如果任由它发展,就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简单来说就是走一段路,就觉得腿好痛,休息一会觉得不疼,继续走路,腿又开始痛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会出现静息痛,就是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下肢疼痛,导致患者难以入眠,继而出现下肢指端的破溃、感染等情况,甚至还会有截肢的危险。
哪些人容易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
一般老年人血管质量较差,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发人群。但如果你是“三高”人群,同时又伴有常年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当突然发现自己双下肢冰凉时,也必须要高度警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早期预防很重要!首先要改变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锻炼、多动少坐。一般大部分人的病情都能通过自我管理和药物治疗得到控制。如果伴有“三高”等基础性疾病,则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但症状持续加重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一般多以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手术为主,该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后闭塞的血管会再次疏通,下肢在得到血流供应后便不会觉得发冷、疼痛,有效解决患者的燃眉之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
注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