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A.50~mg/d
B.75~mg/d
C.~mg/d
D.mg/d
E.mg/d
1、急性缺血性卒中非溶栓患者,若无禁忌症,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起病后,应尽快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之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维持,剂量()。
——答案见文末
1、最低有效剂量
根据临床研究证据,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d;预防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最低有效剂量为75mg/d。
2、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非溶栓患者,若无禁忌症,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mg/d。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起病后,如无禁忌证,应尽快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mg,之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维持,剂量75~mg/d。
4、PCI
直接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负荷量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mg/d长期维持,并需要联合应用氯吡格雷。
5、周围动脉疾病
对于伴有症状的周围动脉疾病患者(包括已行或将行周围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推荐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mg/d)。
温馨提示:
1、缺血性卒中急性期(2周内)伴血压过高,首先应该控制血压;对于多数无禁忌证、血压平稳(/90mmHg)的患者,尽早开始使用阿司匹林。
——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应注意需在血压控制稳定,以避免颅内出血风险增加。
2、房颤相关卒中绝大多数为心房或心耳形成的血栓脱落栓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TIA,首选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对这类患者的抗栓作用较弱。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阿司匹林口服后在胃和小肠迅速吸收。口服阿司匹林平片后30~40min血浆水平达峰值。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后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3~4h左右血药浓度达峰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快速抗血小板,应嚼服肠溶阿司匹林mg。
1、CA;2、DB
请您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