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王子亮冯光白卫星薛绛宇李立
单位:医院(医院介入科)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血管内治疗反应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血管内治疗方式、血管开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等。结果:共纳入行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组24例,心源性栓塞组22例,相比心源性栓塞组,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吸烟(33%vs9%,P=0.)、男性(75%vs36%,P=0.)比例显著较高,心房颤动史显著较低(0%vs82%,P<0.)。动脉粥样硬化组联合使用血管成形术的比例较高(67%vs27%,P=0.)。两组患者血管内治疗最终整体再通率、术中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栓塞导致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其危险因素和血管内开通措施有所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往往需要联合血管成形术。
颅内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重型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类型,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这类患者也是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的目标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栓塞是导致颅内大血管闭塞最主要的两种原因,这两种类型的卒中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反应性可能不同。在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亚型导致的大血管闭塞预后及出血并发症风险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类型卒中患者对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反应性尚未可知。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栓塞所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对血管内治疗的反应性差异。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连续纳入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年6月—年6月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心房颤动等)、侧支循环情况、血管内治疗方式、血管开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等临床资料。
入组标准:
①年龄≤80岁;②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出血;③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