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急重症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本病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在40~60岁之间,大多数病人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或动脉硬化史。
在多数病人发病急骤,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剧烈绞痛,伴有频繁呕吐。初起时腹软,压痛不明显,肠鸣音存在,与腹痛程度不相称。往往当病人呕吐血性水样物或排出暗红色血便而腹痛有所减轻时,却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直至发生休克,腹腔穿刺抽得血性液体时,才想到本病的可能性,为时已晚。后期则出现腹胀、脉速无力、唇绀、指端青紫、皮肤湿凉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本病的确切诊断依据就是主动脉CTA检查,约70%的病例能够发现栓塞部位。本病需与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肠扭转、肠套叠和卵巢囊肿扭转等相鉴别。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迅速去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灌注。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应补足血容量,积极纠正存在的酸中毒,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及安置胃管等。
本病的预后,发病率较低,致死率较高,可达60%。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可能发生肠缺血坏死,短肠综合征,慢性缺血性肠病等。
本疾病在腹部外科急诊中虽为少见,但容易误诊,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往往明确诊断后,患者早已出现肠管坏死,即使及时手术治疗,术后也会出现短肠综合征,甚至难以手术治疗。这就要求患者如果出现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剧烈绞痛,及时就诊,勿自行诊治。作为接诊医生,多为急诊科或普外科医生,甚至一些内科医生,遇到腹部症状与体征严重不符者,应高度怀疑此病,同时应仔细询问病史,早期行主动脉CTA检查,为患者争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赢得时间。当然应积极联系血管外科医生帮助诊断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