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血管内治疗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学者认为其是选择性患者人群的黄金标准方法。此前有研究已经证明,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取决于患者特异性因素和治疗程序的选择。然而,对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中风的因素目前尚不清楚。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roke上的研究旨在确定,血管内治疗后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
研究者们回顾了美国2所三级医疗机构中自年9月至年9月的急性后循环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数据库,记录了受试者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了受试者的基线特征、治疗程序数据和治疗结果。良好的结果被定义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到2分。最后,评估了临床和程序参数与功能结果之间的关联。
最终,共有名患者符合此项研究的入选标准。在单因素分析中,吸烟状况、肌酐水平、基线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麻醉方式(清醒镇静与全身麻醉)、治疗程序时间长短和再灌注状态与良好的结局显着相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吸烟(优势比=2.61;95%可信区间:1.23-5.56;P=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OR=1.09;95%可信区间:1.04-1.13;P0.)以及再灌注成功率(优势比=10.80;95%可信区间:1.36-85.96;P=0.)与良好的预后相关。
在此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中,只有吸烟、基线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低和再灌注成功的患者与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卒中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
原始出处:BouslamaM,HaussenDC,etal.PredictorsofGoodOut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