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老罗在ESMOAsia上的Symposium有一场是HCC的免疫治疗,正好近期看了,和大家探讨下。
几个部分的speaker的声明
第一部分晚期肝癌的Ph3结果回顾
由台大的郑安理教授带来
早期治疗以化疗为主,后来探索靶向治疗等新疗法,随着07年索拉非尼的SHARP研究成功,一系列新药在3期临床取得阳性结果,其中一线治疗有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及最近的Atezolizumab+Bevacizumab,二线治疗包括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和雷莫芦单抗,此外还有一些列1/2临床也显示阳性结果信号,后面最期待的就是乐伐替尼+帕博丽珠单抗的组合
当年19年最大的遗憾就是anti-PD-1单药相继在HCC的一线及二线治疗中失利,在CheckMate-和KEYNOTE-中,虽然纳武单抗和帕博丽珠单抗组都有着获益的趋势,但是都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的预设值,非常可惜
目前有HCC多个免疫联合方案的临床研究,分为免疫治疗+抗血管及免疫+免疫,前者进入三期的包括Atezolizumab+Bevacizumab(IMbrave,已完成)、Atezolizumab+卡博替尼(COSMIC-)、帕博丽珠单抗+乐伐替尼(LEAP-)及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后者包括纳武单抗+伊匹单抗(CheckMate-9DW)及Durvalumab+Tremelimumab(HMALAYA)
Bevacizumab通过靶向VEGF本身通过抗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免疫调节功能,贯穿了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1)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加T细胞的浸润;2)降低包括MDSCs和Treg在内的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3)促进DC细胞的成熟。联合后通过逆转VEGF介导的免疫抑制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提升Atezolizumab的疗效。
下面就是ESMOAsia上披露的IMbrave研究的结果,入组局部进展或进展的and/or不可手术切除的、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HCC,按2:1随机分配至Atezo+Bev和索拉非尼组,采用了OS和IRF评估的PFS作为双终点。
下面链接是ESMOAsia19、GI20和EASL20上关于IMbrave的Presentations
链接: